■ 黄湘源
美联储将预期加息的时间从2024年提前到2023年,并将隔夜逆回购利率上调5个基点至0.05%,这在美国股市引起了一场级别不小的冲击波。不过,美股杀估值是美国人的事,干A股何事?何至于引起那些高估值股提前夺路而逃?
几个月前,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曾经表示,“当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部分学者、分析师关注外部因素远远超过国内因素,对美债收益率的关注超过LPR、Shibor和中国国债收益率,对境外通胀预期的关注超过国内CPI。”易会满对此尽管不作评论,但他所说的“有趣”二字,何尝不是对于市场这种“无趣”表现的批判?股市如果真的可以说是经济晴雨表,那么,即使在疫情条件下仍然可以一枝独秀地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中国股市,为什么还非得要唯美债马首是瞻?难道我们的股市就像小媳妇一样必须小心翼翼地看别人的眼色过日子,而不能有一点自己的自主性行情了吗?尤其是在美联储并未真正出手,而我们的市场却未闻其声未见其影就已经先自噤如寒蝉,这种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的情形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改变,很难想象这样的股市能不能成为比房地产投资更让人信得过和靠得住的投资渠道。 (下转5版)
新闻推荐
拟IPO股东穿透核查进一步规范。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券商投行部门了解到,近日,沪深交易所对各保荐机构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