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财经 > 正文

奋力打造创新创业引领区 初步构建“五位一体”的创新生态圈

来源:芜湖日报 2021-11-03 01:11   https://www.yybnet.net/

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释放人才创业潜力,努力推动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上升,创新能力和新兴产业发展居全省县域前列,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企业数等主要创新指标明显上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完善扶持企业发展政策体系,推动创新资源、人才、政策、服务向企业集聚,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计划,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科技型企业,5年内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一番、力争超过120家。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攻克产业共性技术难题,参与国家、省级科研项目攻关和行业标准制定。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按照“一个主导产业一个公共研发平台”的思路,创建主导产业技术研究院,组建联合体、创新联盟。加强企业自主研发平台建设,鼓励设立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实现年产值10亿元以上科技型企业“一站两院三中心”全覆盖。积极与上海电缆所等高校院所共建研发机构,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促进创新成果来无转移转化,推进产业科技共建共赢。加快推进科技孵化器建设,启动众创空间建设,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提升创业、创新承载水平。大力培育适宜百姓创业的特色产业,引导群众依托电商平台创新创业,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创业者各得其所、各展所长。

招引创新创业人才。贯彻落实《关于实施新时代“紫云英人才计划”加快推进芜湖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实施“雁归”工程,分领域建立“人才智库”,搭建无为籍在外人才回无工作平台,定期发布经济发展难题和人才需求,推动智力回归、人才回家、资本回乡,用“无为大脑”破解“无为难题”。完善柔性引才机制,加大紧缺人才引进力度。健全人才落户、购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障等政策体系,真正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强化人力资源竞争力对于城市能级提升的托举作用,实施更加积极的创业就业激励政策,利用乡情亲情优势,每年招引一批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面向长三角吸引无为籍青年大学生、高技能人才回乡就近创业,推动“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

顶格推进“双招双引”。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事顶格推进,抢抓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机遇,发挥人脉等资源优势,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突出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更加注重招大引强、招新引高,紧盯国内外500强、行业领军等重点企业,瞄准“链长”“群主”类的头部企业,着力引进一批带动性强、有影响力的项目,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夯实“双招双引”载体,做精做细“一区四园”总体规划,促进“一区四园”深度融合。坚持开发区改革赋能,推动基础设施升级、主导产业升级、园区环境升级、创新能力升级、服务效能升级、管理体制升级,不断提升承载能力。探索与沪苏浙合作共建园区,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完善和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倡导“把企业家当自家人,把企业的事当自己的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围绕企业经营发展建立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广“不见面审批”、24小时不打烊服务。加强部门和载体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充分调动载体的积极性,努力把服务企业“1%工作法”打造成最优营商环境的标志性服务品牌。推行容缺受理、“标准地”改革、项目审批承诺制等制度,做实做优企业服务中心,加快项目落地速度,打造“四最”营商环境。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开辟重要途径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有哪些针对性举措?如何实现节粮减损?中央农办负责人就有...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奋力打造创新创业引领区 初步构建“五位一体”的创新生态圈)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