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琴
中药材种植采收及初加工环节是中医药产业链的源头,也是中医药产业链中最薄弱的环节,极易受到自然天气变化、各类成本因素和市场需求的影响。同时,产新前后的关注度及上一年该品种的剩余库存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中药材产新价格。
中药材涨价在体现人们对中医药认可度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冲击。我们应理性看待当前产新即涨的中药材品种,认真分析涨价原因,做出合理的判断。
药企应加强对药材市场价格的监控及分析,提高预测能力,对重点原辅料开展储备采购;政府应建立中药材储备库,适时收储、放储,调控市场价格,以保障中药原料平衡供应,平抑市场价格大幅波动。
此外,今年不少中药材价格暴涨200%甚至300%,容易让人跟风种植。政府应从种植方面加强宏观调控,加强相关信息发布和引导,从供给端保证药材市场有序发展,并打击囤积居奇、恶意炒作、哄抬价格的行为;还应在引导农民理性科学种植的同时,加大对种植户的技术指导,提高中药材质量,保证合格中药材的正常供给。
新闻推荐
社保基金布局个股最新路线图曝光有色成新宠 重仓股扎堆电子医药
智飞生物日K线图进入三季度,社保基金换仓频率明显提升,新进重仓股有哪些?数据宝统计,三季报披露的社保基金合计持股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