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生活物资库存充足
进入11月后,多家食品领域的上市公司陆续发布公告,对旗下产品进行价格调整,引起广泛关注。
据红星资本局不完全统计,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至少有11家食品行业的上市公司宣布上调产品价格,涨幅在3%-35%之间。
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油、盐、酱、醋四样产品涨价,已成定局。
平安证券在研报中指出,话语权强、品牌力强的企业往往是直接提价,而稍弱的企业则会通过推新品或者换包装来间接提价。
此外,对于老百姓近期比较关心的粮食价格问题,农业农村部在11月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粮食产量丰库存足,保供稳价基础牢固。
据农业农村部介绍,今年全国秋粮增产已成定局,今年粮食产量将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裕,供给完全没有问题。一是水稻小麦实现增产,口粮绝对有保障。二是玉米产量增加较多,有效增加市场供应。三是当前粮食库存总量充足,处于历史高位。总之,我国粮食产量丰、库存足,即使去年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超市里的粮食品种也供应丰富。
◆油盐酱醋 10多家上市公司上调价格
据红星资本局不完全统计,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至少有11家食品行业的上市公司宣布上调产品价格。而在这一轮涨价中,打响第一枪的是海天味业(603288.SH)。
10月13日,海天味业发公告称,将对酱油、蚝油、酱料等部分产品的出厂价格进行调整,调整幅度为3%~7%不等,10月25日开始实施。
紧跟其后的是洽洽食品(002557.SZ)。10月22日,洽洽食品称,对葵花子系列产品以及南瓜子、小而香西瓜子产品的出厂价格调整,提价幅度为8%-18%不等,10月22日开始实施。
进入11月后,有更多食品领域的上市公司发公告宣布上调产品价格。安井食品(603345.SH)和海欣食品(002702.SZ)均宣布对部分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菜肴及速冻米面制品的促销政策进行缩减,或对经销价进行上调,调价幅度为3%~10%不等。
主营肉类产品的得利斯(002330.SZ)则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称,“一个月前公司对预制菜相关牛肉类产品价格已进行了调整,近期也对部分牛肉类产品进行了再次提价。”
被称为“中国最大制醋企业”的恒顺醋业(600305.SH)11月2日表示,自11月20日起对部分产品进行价格调整,调整幅度5%~15%不等。加加食品(002650.SZ)也在11月4日宣布,自11月16日起对酱油、蚝油、料酒、鸡精和醋等多种产品调价,上调幅度3%~7%。
雪天盐业(600929.SH)称,雪天小包食盐出厂价近期已陆续提价,幅度在10%以内。苏盐井神(603299.SH)和云南能投(002053.SZ)均表示,已上调盐类产品的价格。其中,云南能投的综合平均调价幅度在30%-35%不等。
也就是说,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油、盐、酱、醋四样产品的涨价已成事实。
◆成本上涨 消费终端反应不一
11月4日,红星资本局对上述公司进行统计后发现:这些公司上调产品价格的原因基本上都是“成本持续上涨”,包括原材料、运输、人工、能源等成本费用上涨。
平安证券指出,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推动产品生产端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上扬,造成近期食品行业也出现了涨价潮。
“受行业竞争及传导周期影响,产品提价较原材料成本上升存在一定的滞后期,产品提价较原材料成本上涨一般有1-2个季度的滞后。”平安证券在研报中指出。
今年以来,红星资本局曾对多种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进行跟踪报道。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曾称,生产资料的成本提高,可能会传导到消费者终端。但对于不同行业来说,终端价格受此影响的差别会很大。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此次宣布涨价的多家公司中,其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从3%~35%不等。与此同时,多家公司强调,调价可能对销售有影响,对未来业绩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以金龙鱼为例,在11月1日的路演活动中,其相关负责人坦诚表示,目前价格上涨幅度(整体约10%-15%)尚未完全覆盖原料上涨的幅度,后期需要关注原料的走势以及消费情况。“关于调价,我们要平衡消费者的接受度与公司的成本、利润及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较为稳健地处理调价问题。”金龙鱼的相关负责人称,如行情长期维持高价,也会考虑再调价。
11月3日,涪陵榨菜回复投资者称,当行业整体价格水平稳定时,其具备率先提价的能力;当行业出现提价趋势时,其可以暂缓提价,以此挤压竞品、提升市占率,加速行业洗牌。“是否涨价是一种竞争策略,公司未来将综合行业形势、市场接受度等情况决定。”涪陵榨菜称。
券商研报
龙头公司率先提价
竞品企业随后跟进
平安证券在对2006年至今的3次食品涨价潮进行研究后表示,考虑到市场的充分竞争性,一般龙头率先提价后,其余竞品企业才会跟随性提价,一般跟进时间在3-6个月左右。
以调味品为例,2017年1月海天味业率先提价后,中炬高新(600872.SH)、千禾味业(603027.SH)等均在当年3月跟进。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红星资本局,提价会给这些公司带来相应的红利,成本的增加让有调价底气和实力的企业有更好的发展趋势。
“涨价会带来一个大分化的节点,‘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会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朱丹蓬说。
平安证券的研报还指出,话语权强、品牌力强的企业往往是直接提价,而稍弱的企业则会通过推新品或者换包装来间接提价,典型的例子是涪陵榨菜。
除此以外,平安证券称,通过复盘此前食品涨价潮发现,在提价消息公布当月,受消息催化影响,股价多呈现上涨趋势,涨幅在5%-30%之间不等。二次上涨则取决于盈利能力的改善。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在宣布产品涨价后,食品行业多家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有差异。
11月4日,在前文提及的所有宣布产品涨价的上市公司中,大部分公司的股价都有所上涨,涨幅最高的是加加食品,盘中一度涨停;仅有洽洽食品的股价有所下跌,跌幅为0.59%。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杨佩雯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林珂大盘在收出缩量十字星后,结束调整开始反弹。沪指周四直接在3500点整数关口上方高开,随后指数一路震荡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