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下午,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佳兆业集团(01638.HK)理财产品到期,却无法如期兑付。
11月4日,佳兆业方面回应称,近日,由锦恒财富发行、佳兆业集团担保的产品出现兑付逾期。佳兆业集团已第一时间与锦恒财富沟通,共同商讨兑付方案,坚决履行好社会责任。
此外,深圳监管部门将于11月5日召开专题会议,讨论花样年、佳兆业两个企业流动性问题。
“旧改之王”佳兆业爆雷
公开资料显示,佳兆业集团成立于1999年,2009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侧重于城市更新项目,有“旧改之王”之称。集团旗下拥有佳兆业集团(1638.HK)、佳兆业美好(2168.HK)、佳兆业健康(0876.HK)、佳兆业资本(0936.HK)、佳云科技(300242.SZ)等多家上市平台。
11月3日下午起,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佳兆业理财产品逾期。
11月4日,佳兆业集团回应称:近日,由锦恒财富发行、佳兆业集团担保的产品出现兑付逾期。佳兆业集团已第一时间与锦恒财富沟通,共同商讨兑付方案,坚决履行好社会责任。
据经济观察网报道,11月4日上午8时,部分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在佳兆业的办公地深圳嘉里中心寻求兑付方案,随后,交流场地转移至友谊酒店。现场涉及近千名投资人,理财产品总金额约127亿元。
佳兆业行政总裁麦帆现场确认,从10月29日开始,佳兆业遭遇了“阶段性的难以为继”,因此无法给投资者兑付应有的本息。
另据澎湃新闻报道,深圳监管部门将于11月5日召开专题会议,讨论花样年、佳兆业两个企业流动性问题。目前,已由深圳住建局负责通知佳兆业和花样年参会。
11月4日收盘,佳兆业集团的股价跌幅超过15%,跌至历史低位附近;其12月到期的美元债券价格跌至62美分。
投资人称:多为佳兆业业主
佳兆业逾期的理财产品发行方,为深圳锦恒财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恒财富”)。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参加现场交流的多位投资人表示,锦恒财富发行的理财产品,底层资产都是佳兆业的项目,佳兆业作为担保,相关的产品最低是30万元起投,大多是50万元起投,现场也有个别投了4000万元、5000万元的投资者。据悉,10月30日到期的几个产品中,目前只兑付了3000多万元,还有3亿元到期无法兑付。现场有投资者表示:“3个亿都兑付不了,我们这些后面到期的,还能兑付吗?”
还有投资人介绍,锦恒财富是佳兆业理财的主要渠道,其实也是佳兆业的销售。而大部分投资者都是佳兆业的业主,此外还有不少为佳兆业员工。
天眼查APP显示,锦恒财富股东均为自然人,然而,两家公司之间却存在一定关系。锦恒财富法人代表兼总经理万兵,曾在佳兆业集团出任高管。
“绿档”房企的债务风险
从财务情况来看,佳兆业半年报显示,公司净负债率为93.7%,自2017年以来实现八连降;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为69.9%,现金短债比为1.53倍,“三道红线”全部达标,由2020年末的“黄档”转为“绿档”房企。
2021年前10个月,佳兆业总合约销售约为人民币957.4亿元,总合约建筑面积约为5,587,263平方米,分别同比增加约23.2%及24.1%。
另一方面,即将到期的债券又为佳兆业带来诸多质疑。根据Wind数据,佳兆业美元债规模达153亿美元,紧随恒大之后。
10月18日,穆迪将佳兆业评级由B1下调至B2,且将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并预计佳兆业在未来6-12个月流动性将减弱并增加融资风险。11月1日,穆迪再次将佳兆业评级从“B2”下调至“Caa1”。同时,将其发行债券的高级无抵押评级从“B3”下调至“Caa2”,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10月27日,惠誉和标普同时将佳兆业评级从B下调至CCC+。评级机构给出理由是,未来一年佳兆业美元债到期规模达到32亿美元,再融资存在重大风险。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陶玥阳
新闻推荐
据媒体报道,截至11月3日,国内已有84家轮胎企业宣布提价,有的企业甚至宣布涨价到明年。整体看,此轮提价涨幅多在2%-5%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