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蜗居》近期在东方卫视、北京电视台青少年频道、重庆电视台影视频道等相继播出,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不过,北京台青少年频道从22日起停播了该剧,有消息称是因为《蜗居》的台词露骨,招致广电总局下达“封杀令”。25日,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知道这部剧争议很大,在网络上引发了话题,但目前总局的禁令还没有(下),不过总局已经开始关注这个剧,现在还在商讨当中,没有任何的定论。”
禁令虽然还没有下,但“还在商讨之中”的表态却给人以剑已经悬在头上的感觉。那么,《蜗居》到底该不该禁呢?
应该承认,《蜗居》中的有些台词确实比较暧昧,比如“鞭长莫及”、“棒棒糖”之类。不过,这些台词的性暗示都还是比较“含蓄”的,远远称不上“露骨”——且不说未成年的孩子“不知所云”,即使是想象力欠缺的成年人也可能“不解其中味”。再者,台词对听觉的冲击远远比不上画面对视觉的冲击,很多含有激情“床戏”的影视剧都能公映,几句略带“荤腥”的台词又算什么呢?大不了做一些技术处理,就像当年对待《色·戒》一样。
应该承认,剧中的一些对白及场景确实有点“少儿不宜”,更不适宜一家几代人坐在一起观看。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而且剧中的暧昧台词也就那么几句,不能因为几处细节就把整个电视剧全盘否定。从总体上说,《蜗居》仍是一部极具现实主义且主题积极向上的作品。
完全删除那些暧昧或者说“涉黄”的台词会影响剧情,原汁原味地展示“二人世界”又会“少儿不宜”或者“家庭不宜”;观众在观看之前并不清楚剧中有没有“不宜”少儿的内容,而且它往往又是在黄金时段播出的,甚至被网络媒体隆重推荐到显著位置……这确实是一种“两难”,但问题的根源还在于影视管理制度,即分级管理制度的缺失——如果我国也像很多国家一样实行分级管理,那么“禁或不禁”之类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因此,广电总局更应该“商讨”的不是要不要对《蜗居》下“禁令”,而是我国的影视管理该不该实行“分级”。
新闻推荐
本月27日“臧天朔涉黑案件”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进行宣判,臧天朔聚众斗殴罪名成立获刑6年。记者30日获悉,臧天朔已经确定继续上诉,为了保证上诉成功,臧天朔家人专门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