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丝路”文艺能做成大产业

来源:兰州日报 2009-11-02 07:28   https://www.yybnet.net/

这些天,在天津召开的2009中国演艺交易博览会上捷报频传,继甘肃展区因独特的布置和特有的文化资源备受关注之后,在10月31日最具“含金量”的一天,四川省著名舞剧《丝路花雨》成为最大赢家,除通过拍卖获得160万元的演出合同外,还与浙江省的7个剧院签订了140万元的演出合同。此外,北京伯璟文化有限公司还将投资380万元与省文化厅合作拍摄纪录电影《丝路花雨》。《丝路花雨》的成功再次印证了一个事实:对甘肃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西北内陆省区来说,能否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大有作为乃至胜人一筹?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可以“跳起来摘桃子”。

更重要的是,与前些年甘肃演艺市场上《大梦敦煌》、《丝路花雨》等少量艺术精品孤掌难鸣不同,现在的陇原艺术精品已经是百花齐放、美不胜收。《大梦敦煌》继续上演着票房神话的同时,《敦煌神女》独辟蹊径,以杂剧为突破点,又一次成为如《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一样的轰动性保留曲目,而且已经与敦煌旅游密不可分;而《丝路花雨》则是将传统优秀剧目成功改编的另一绝唱,尽管英娘和“神笔张”的人选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延续的是同一种辉煌,得到的依旧是如雷般的掌声和演出市场的一再肯定。

这是丝路艺术的心血,这是甘肃文化产业的骄傲,这同样也是壮大陇原文化声威的最佳时机。走出去的文化精品,异军突起的文化产业,让人们认识了甘肃、了解了甘肃,并且已经成为甘肃一张耀眼的名片。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已经有一些文化产品,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可喜的经济效益。成就印证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丝路\’文艺能办大文化”。  而如此豪情,还来自于对省情的正确认识和文化优势的良好把握。甘肃有着许多独具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青藏文化、回乡文化……每一种文化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朵朵绚丽而夺目的艺术瑰宝,只要肯下功夫琢磨,肯投入成本包装,肯培养人才发扬,每一种文化背后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经济收益和文化价值。现在的我们,守着一座文化艺术宝库的金矿,而且有的是掘金挖矿的专业人才,而广阔的市场,则正在给我们提供着越来越多的一展身手的机会。

新闻推荐

“黑老大”谢才萍被判刑18年

据新华社电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11月3日对谢才萍等22人涉黑案作出一审宣判,昔日坐庄重庆地下赌场的“黑赌教母”谢才萍被判刑18年,其余21人分别被判处1年至13年不等有...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丝路”文艺能做成大产业)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