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迈入老年,由四位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组成的“四二一”家庭增多。“四二一”家庭面临养老压力,这一问题如何破解?
独生子女面临父母养老压力
谢珂,33岁,在广东佛山一家公司供职。几年前,他与妻子从陕南一座小城到广东发展,很快便在事业上有了一片天地。
作为家中独子,谢珂最为牵挂的是远在家乡的父母。每隔几天,他就会给家里去个电话。“二老年纪大了,有个头疼脑热的,我们在这边也伺候不上,有时候只能干着急。不过话说回来,即使父母在身边,我就是有心也照顾不上,因为工作太忙了。”他说。
许多独生子女都面临这样的难题。
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独生子女家庭目前约305万个,占全市家庭户总数比例60.2%;上海市有610万左右的独生子女父母,占全市户籍人口比例43%。相关预测显示,2013年新进入老年阶段的上海市人口中80%以上为独生子女父母;2018年以后,全市每年有24万至34万的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阶段。
此外,由一对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越来越多,这些“双独”夫妻不仅要面对养育下一代的压力,还要承担赡养老一代的重任。
“四二一”家庭的困境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养老”。“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千百年沿袭下来的观念。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家庭结构变化,“四二一”家庭增多。要求一对年轻夫妻负担4位老人和一个孩子,压力很大。
在一家媒体供职的薛文是家中的独生女。眼下,父母年纪已50多岁,身体健康,但心思缜密的她已开始计划父母日后的养老问题。她说,自己的择偶对象最好不是独生子女。
薛文说,父母这一辈人,通常是多子多孙家庭,兄弟姐妹好几个,相对说来,照顾父母要简单些。平日里,祖父祖母可以轮流去各个子女家住,生病住院了,也能得到各位子女的轮流看护。如果自己找一个独生子为夫,那一对年轻夫妻,既要赡养4位老人,又要抚养1个孩子,到时候会不堪“重压”。
新型养老体系待建立
针对“独子养老”面临的困境,专家指出,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是解决“独子养老”困境的一个方向。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许琳教授认为,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需求,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保障等,其中需求比例最高的是生活照料。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适合国情的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
许琳认为,根据中国当前的具体情况,需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坚持“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优势。一方面要完善对老年人的社会服务,发展各种形式的养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发挥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功能。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使老年人既能生活在相对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又能发挥社区老年人互相帮助的优势。这对老年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好的。
(新华社西安11月27日电)
新闻推荐
■新华社记者姜琳王晖余经过复检结果,海口市工商局1日最终宣布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的3种抽检产品全部合格。海口市工商局的表态,算是给“农夫山泉”和“统一”平了反,公众悬着的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