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何桥君
“我在给芒果树断花,这样能很好地控制树型,给果子套袋就很方便,芒果产量和品质都能得到提高。”元旦节前,总发乡立新村二社的陈兴贵还在地里忙于侍弄果树。他告诉记者,同样面积的芒果2009年通过精细化管理增收1万多元,因此他又承包了20多亩地种芒果,忙得顾不上过节了。
“两年前可不是这样,因为修高速公路占了二社的部分土地,村民动不动就上访。打扑克,搓麻将,有地也不好好种。”总发乡乡长助理、芒果种植专家赵家华说,乡政府起初很头疼,但随即转变观念,加大了对村民的服务力度。除尽力为村民争取占地应得的补偿和耐心细致化解多年积怨,更为重要的是狠抓芒果种植培训,2008年和2009年开展各种培训近50期,对村民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2008年乡里开办田间学校教芒果种植技术,每月两期,我都参加了。”陈兴贵说,学和不学就是不一样,对芒果实行季节性管理,收入提高了不少,2009年就花18万建了一幢楼房。“除了参加芒果种植培训,我还要参加阳光工程培训,再也没心思打扑克了。”说起自己的前后变化,他很是感慨,现在党的政策好,政府服务也好,浇水、打药、套袋……乡里都会通知我们,还给我们送来农药和袋子。
据悉,通过培训,该社2008年和2009年的芒果产量分别较上年增加了5吨和9吨,有的农户芒果产量和收入翻了几番。村民有的添置了冰箱和洗衣机,有的买了车,有的参加夕阳红旅游团到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去“看世界”……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近日,中央纪委、中央宣传部、监察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将廉政文化建设融入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