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冶医院五官科为被病魔折腾十年的患者解决病痛,妙手回春引来家属无数感激。
家住云南华坪的患者吴某,今天终于可以象正常人一样“扬眉吐气”了,十年来首次用顺畅的语言,向在场的医护人员表达着感激之情。
患者吴某是华坪人,今年53岁,十年前就患了一种少见的怪病,咽喉部的“肉”不知何故地越长越厚越长越多,使“嗓子眼”越来越小。此后不仅饭量逐渐减少,而且通气量也不够,最后连鼻子也被堵上了,无法用鼻呼吸,更分辨不出气味。曾多方求医,花了不少钱,都没能解决问题,近几年病情越来越重,到2010年春节前夕,已严重影响呼吸了。原本身体结实的中年人,折磨得丧失了劳动能力。春节后连常人最简单的吃饭动作,都成了问题,每次只能吞几粒米饭,都还要引起呛咳,有几次都差点“背气”,新年里听人说十九冶医院有位获得了2项国家专利的耳鼻喉专家,这才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前来求医。
五官科专家王建祥主任经过详细的检查,发现患者口咽腔粘连严重,仅余筷子头大小的一个小孔维持着呼吸和进食功能,咽喉之道变成了真正的“羊肠小道”。最后通过取活检,病理化验,诊断为咽喉硬结病。由硬结病导致的口咽狭窄和鼻咽狭窄,是一种极为少见的疾病,据华西医院远程会诊的教授说,他从医三十多年都没有见过这种病。这可难坏了王主任,经过慎重考虑,周密部署,专门为这名患者设计了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先做气管切开解除其呼吸困难,经过三个小时紧张而有序的手术,将历经十余年形成的老疤痕全部切除,并重建口咽腔和鼻咽腔。通过王主任的精雕细琢,巧妙地利用粘膜移植修补了咽部组织缺损,术后六天患者就恢复了经口进饮,八天恢复到正常饮食。
“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吴某的十年梦想终于实现了,患者已于3月29日康复出院,目前状况良好。 (张新林 黄川喜)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向丽华)今年是东区的“商务中心区建设年”,为推动发展新跨越,东区以抓好党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落脚点,采取四项措施加强党组织建设,全力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