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上午,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通报了山西“贴签疫苗”事件有关情况。卫生部表示,有关媒体报道的15名患儿均有疫苗接种史,但调查显示,这些患儿均未接种过报道中所说的“贴签疫苗”。尽管没有发现山西省“贴签疫苗”存在安全问题,但调查组认为,山西省疾控中心与北京华卫时代公司合作经营期间在疫苗管理上存在一定问题。
3例患儿疾病与疫苗有关
卫生部有关人士表示,由中华医学会选派临床专家,共同组成调查组赶赴山西,从3月19日到4月1日对报道涉及的患儿、疫苗和有关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
调查组集中调阅了15名患儿的病历和相关资料,并赴太原、阳泉等7市11个县区,对11名患儿逐一访视诊察,对4名已病故患儿的家属进行认真访谈,全面系统地核查了所有患儿疫苗接种史和患病后的临床资料。
调查组认为,报道的15名患儿均有疫苗接种史,但均未接种过报道中所说的“贴签疫苗”。15名患儿中,3例患儿所患疾病与疫苗接种有关,其中,1例接种麻疹-风疹二联疫苗后发生过敏性紫癜,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1例服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后,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不能排除与接种疫苗的关系;1例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后发生接种部位红肿痛,属于一般反应。
12例患儿所患疾病与疫苗接种无关,其中4名病故患儿的诊断,1例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例为疑似病毒性脑炎伴中枢性呼吸衰竭,1例为癫痫、癫痫持续状态、遗传代谢病,1例为疑似病毒性脑炎伴中枢性呼吸衰竭。
“贴签疫苗”仅涉及第二类疫苗
我国疫苗分为一类和二类疫苗管理。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有关媒体报道的“贴签疫苗”发生于山西省疾控中心与北京华卫时代公司合作期间的2007年4月至2007年9月,仅涉及第二类疫苗。
调查组收集和整理了2006年以来山西省疫苗的整体资料,从总体上评估了2006年至2008年期间山西省疫苗安全性认为2006年至2008年期间,山西省主要的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水平总体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山西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率没有出现异常升高,在时间、地域、疫苗种类分布上也未出现聚集现象。疫苗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未超过国内外监测报告水平。
对存在的问题将一查到底
尽管没有发现山西省“贴签疫苗”存在安全问题,但调查组认为,山西省疾控中心与北京华卫时代公司合作经营期间在疫苗管理上存在一定问题。除3月23日山西省政府发布会所提及的问题外,还存在未经批准并违反技术规程在部分疫苗包装上加贴标签,下发的免疫方案涉及具体疫苗生产企业和疫苗批发企业等问题。
对于媒体关注的北京华卫时代公司的“背景”,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介绍,北京华卫时代公司和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有关,其法人代表是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的副秘书长。
卫生部表示,对违规违法行为将一查到底。综合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销量数据不断推高,终端市场却冷清依旧,这种落差不断加大,背后只有一个原因:压库。国内车市现在正面临这样的“尴尬”:根据刚公布的3月份汽车批发数据,国内几家主流车企均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