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胡锦武
街头流浪十年后,被网民称为“犀利哥”的江西鄱阳县农民程国荣意外走红网络。因受聘广东顺德某农庄时装队,沉寂不到两个月的“犀利哥”再度成为媒体焦点。“犀利哥”获得包括低保、医保、捐助等一系列“关照”,然而,对这名普通农民而言,从“成名”之初就始终没能摆脱“被娱乐”的命运。
记者近日走进“犀利哥”的现实生活,看到流浪人员“被娱乐”的背后情形。
网络“走红”
数月前,因为一个网络帖子,“犀利哥”的“乞丐造型”受到网友追捧,众多PS高手对“犀利哥”进行PS恶搞让他迅速“走红”网络。
在网民推动下,“犀利哥”的身世被逐渐揭开,他回到阔别10年的江西鄱阳县三庙前乡柘岭村。
由于成了“网络名人”,“犀利哥”返乡后备受关照,当地政府为他及两个年幼的儿子办理了低保、免费将他纳入新农合医保,当地最好的医院为他治病开辟了“绿色通道”。程国荣返乡后,还不断收到社会各界的捐款。
“没想到会得到那么多好心人的关心和帮助,这个结果让我们觉得太意外了。”程国荣的弟弟程国圣说。
“犀利哥”程国荣的故事在当地传开后,附近樟潭村的屈孟堂老汉特意跑到程家了解他回家的详细经过。
屈孟堂告诉记者,5年前,他19岁的儿子也在宁波打工时失踪,至今音讯全无,听说可以通过网络把人找回来,他也想试试。
再“被娱乐”
今年“五一”期间,程国荣受邀于广东顺德某农庄,担任农庄时装队模特。3天的商业表演后,因不堪“舆论压力”他又悄然返乡。
“我们只是希望他能够自食其力,通过出来做事,早点融入社会。”程国荣的家人这样说,然而,“犀利哥”的“复出”引起很大争议,不少人认为他们是在炒作牟利,这让他们承受了巨大压力。
从“犀利哥”,到后来陆续走红网络的“高数哥”、“雪碧哥”,一些与程国荣情况类似的流浪者,以“被娱乐”的方式走进公众视野。
专家认为,流浪汉“点燃”公众关注热度的这种“另类方式”,反映出当前针对流浪人员的管理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救助思考
鄱阳县民政局最低生活保障办公室主任吴伟告诉记者,仅鄱阳县每年救助的流浪人员就有300人左右,其中患有精神病的流浪人员超过10%;全县每年用于救助流浪人员的100多万资金中,精神病流浪人员开支超过70万。
吴伟说,加强流浪人员户籍所在地的管理是当务之急,从源头管控,尽量不要让此类人员流出,成为社会负担。
“犀利哥”流浪十年,家人四处寻找,却毫无音讯,暴露出的救助信息缺失不容忽视。吴伟认为,如果流浪乞讨人员无论在何地获得救助,救助站都能适时采集救助对象的图片资料和尽可能详细的文字资料,并将这些信息登记入网,实现全国各地民政、公安、城管、卫生等部门信息共享,将不仅便于寻亲家庭随时调阅,更能帮助救助工作人员摆脱依靠经验判断流浪人员是否为职业乞丐的尴尬,降低政府救助成本。
江西省政协常委李季仁认为,公安、民政等相关部门应该通过加强信息收集备案等工作,让流浪人员及早与家人团聚。同时,对精神存在一定障碍的流浪人员来说,摆脱被人娱乐的状态,接受治疗是帮助他们尽快回归平静、融入社会的当务之急。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张勇报道)5月13日,笔者从攀冶特种分公司获悉,进入二季度后,该公司已实现开源达8000万元以上,并成功签订了青海省道204线改建工程、海绵钛厂区公路工程、大红山南翼采区采切掘进工程、旺苍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