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朱熹,四个故里。
今年10月22日,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诞辰880周年纪念日,引得两省四地——福建尤溪县、建阳市、武夷山市和江西婺源市,以“朱熹故里”为名,各自倾注地区和省域之力,汇聚总量超过40亿元的资本项目,以作圣人“寿礼”。
名人故里之争,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前不久,湖北安陆与四川江油为争夺诗仙李白的故乡打得不可开交;因新版电视剧《三国》剧中说诸葛亮的躬耕地在襄阳,而引起南阳强烈不满,后者找来30名小学生,拉起横幅,齐声朗诵诸葛亮的《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端午节了,湖北秭归和荆州江陵,都以屈原故里自居,闹得很不愉快;就连淫贼西门庆、神话故事里虚拟的孙悟空和观音菩萨居然也被抢得热火朝天,把公众雷得焦头烂额。
为争夺朱熹故里,今年10月22日福建尤溪县将举办“朱熹诞辰880周年纪念邮票”的首发仪式,并打算将朱熹诞生地打造成国家级品牌。
对此,福建武夷山市并不买账,声称也要举办该邮品的首发仪式,办“第三届中国(武夷山)朱子文化节暨海峡两岸纪念朱熹诞辰880周年系列活动”;江西婺源和福建建阳也不甘寂寞,暗自较劲。
两省四地大手笔砸钱超过40亿,硬是将备受公众诟病的名人故里之争推向了极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写这两句诗时,恐怕万万没想到,几百年之后,有人争抢他为地方形象代言人,想借他的名,把他作为搞活经济的“源头活水”,而将其“大卸四块”,分居四地。
只要能与名人沾一点边,搭一点界,便争抢名人这个“大蛋糕”。愈演愈烈的名人故里之争,与其说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还不如说是有的地方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这种一相情愿的“争抢秀”,即便争得名人故里,搞不好最终花钱赚眼球,赔本买吆喝。
名人故里混战,借名人生财,实际上是一个精彩的肥皂泡,看上去很美,最终昙花一现。文化的价值主要还是它精神的价值。
争夺传统文化遗产的闹剧不断上演,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低俗化、庸俗化的文化,是对文化的破坏。这种生拉硬拽的所谓名人故里文化,无休止的争抢,只会让人反感生厌,加速肥皂泡的破灭。如此争下去,何时能休?
朱老夫子最为人知晓的便是“存天理,灭人欲”,但几百年后的今天,其故里之争到底是为的“天理”还是“人欲”,明眼人一看便知。名人故里,非诚勿扰!
新闻推荐
本报讯(钟海峰报道)22日下午,市纪委监察局机关召开创先争优活动动员会,对在机关党组织和党员中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进行广泛动员、安排部署。市纪委监察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