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6月14日电(记者 张建松)由上海市文明办、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等多家单位所做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现代化大都市上海,普通市民最重视的节日还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其中端午节的受重视程度仅次于春节、中秋节和元宵节,位列第四。
这项调查历时两年。课题组综合民俗学、传播学、城市文化学等多个学科的方法,以问卷调查、田野考察、文献研究为主,在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对上海传统节日以及市民的认知态度作了客观、全面的调研和深入分析。
课题组对15个传统节日和西方“洋节”受市民重视和喜爱程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排名前四位的都是传统节日。分别是:春节95.3%,中秋节81.9%,元宵节53.5%,端午节47.2%。其后依次是元旦、圣诞节、清明节、情人节、母亲节和重阳节。
在回答“如果您比较喜欢过中国传统节日,主要是因为什么”这一问题时,56.6%的受访者选择了“我们是中国人”,39.4%的人选择了“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但在“如果您比较喜欢过西方节日,主要是因为什么”一题中,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因为西方节日的浪漫情调和轻松气氛,真正因为喜欢西方风俗文化而过西方节日的市民比例不足10%。传统节日和西方“洋节”在对上海市民深层次精神文化的影响上,相差悬殊,民族和文化认同感是传统节日的生命线。
调查还显示,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偏好随年龄的递减而变弱,对西方节日的偏好随年龄的递减呈现出增强的趋势。18岁及以下市民最喜欢过的5个节日依次为:春节、中秋节、圣诞节、元旦、端午节;65岁及以上市民最喜欢过的5个节日依次为:春节、中秋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
新闻推荐
新华社长沙6月14日电(记者黄兴华)记者14日从湖南省有关部门获悉,湖南江永县教育局长毛华东涉嫌高考作弊被停职立案调查。6月8日,江永县一中高考考点视频监控人员和监考教师发现,县教育局局长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