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塘镇南圩村党支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创先争优活动贯穿于各项日常工作中,以实际成效赢得群众支持和赞誉。
紧扣经济发展创先争优。南圩村共有3800多人口,但可用耕地只有1415.09亩,人均不足3分田。村党支部认真研究制定了“工贸带动、强村富民”发展思路。一是组建了建筑队和运输队。将姜祠、南庄、站东三个村民组200多村民组织起来成立了建筑队和运输队。二是促进劳动力就近就业。加大技能培训,共计为130多名群众举办了饮食、水产健康养殖培训班,主动与驻镇单位及企业联系,解决了就业问题。三是鼓励村民创业。目前,南圩村有20多户从事豆制品加工业,每户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10多户开了饭店,形成了以下塘土菜为特色的下塘餐饮文化,就近解决100多人就业问题。村党支部还将西门、南圩两个村民组的预制厂承包给村民经营,把村里的一个建材交易市场免费提供村民经营建材。全村已初步形成了商业、运输业、餐饮业、劳务业、特色农业齐头并进的科学发展格局。2009年村级经济收入达到5万多元,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
紧扣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一是坚持坐班制。制定考勤制度,规定村干部每天早晨八点钟要准时上班。二是为企为民服务全程代理。2010年以来,已为村民办理二孩证、准建证、婚育证等各种证明160人次。三是高质量完成医保低保工作。多年来南圩村新型城乡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一直保持100%。为保证低保工作阳光进行,村党支部召开村民大会,由村民代表无记名投票直选低保户,村党支部及时将投票结果公示,无异议后才确定低保对象。三是切实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活动中梳理出群众反映急需解决的如“汤小庄等11个村民组安全饮水困难”等10个问题,都得到及时解决。
紧扣促进和谐创先争优。一是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把村民组分包给每位村干部,做到每位村民家中有多少人,有多少地、从事职业、经济状况、邻里关系情况都一口清、一线实。二是建立矛盾信息员制度。以党员、村民组长为信息员,一天一报告,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矛盾,及时调处。三是建立包案制度。对历史遗留下来的积案以“1+2”方式予以全部调解。
紧扣加强组织创先争优。一是建立活动阵地。村党支部争取和投入资金4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134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场所,党员活动室、图书室、老年活动室、农家书屋、矛盾调解室等一应俱全,随时欢迎群众党员前来活动办事。二是全力推进河南邓州“4+2工作法”,发挥党支部主心骨作用,调动党员参与创先争优的积极性,鼓励群众广泛参与支持。三是公推直选村民代表。每年都分村民组,组织村民海选,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人手一票,公开投票、唱票、监票,从而保证了村民代表的代表性、严肃性,有力地推进了村民自治。
(张培道陈忠)
新闻推荐
10月1日至3日,陶楼乡利用国庆假期组织乡、村干部代表前往上海、苏州两地进行参观学习。此次参观考察时间虽不长,但安排紧凑、主题鲜明,突出了加快发展的主旋律,奏响了快速赶超的时代强音。上海、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