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易凤英,是在今年5月份县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开展的救助贫困母亲活动中。第一眼见到她,当时天气已经炎热,我们都着夏装,她却穿着厚厚的夹克衫,多处污渍,黝黑的皮肤,1米5的小个头,身材削瘦,头发枯黄,有些地方都打结了,看上去有40多岁的模样。当易凤英作为贫困母亲代表,上台接过1000元救助金时,她百感交集,竟然哭成了个泪人儿似的。
易凤英家住庄墓镇金桥村鲍小圩组,虚岁38,娘家远在贵州省。1991年,时年19岁的易凤英,经人介绍与比她大6岁的鲍广括结婚。鲍广括家兄弟6人,他排行老四,至今还有两个弟兄未婚,家庭经济拮据,但生活还算平静顺当。尤其是婚后第二年11月13日喜得千金,取名鲍士华。三年后的农历七月又生育一对龙凤双胞胎,一家人更是喜出望外。由于双胞胎体质不好,经常生病,较难喂养,仅仅过了四、五个月,双胞胎婴儿双双患病,送到淮南市医院,病情危急,救治无效,前后不过20天双双夭折。这个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易凤英痛不欲生,而自己在生育双胞胎后不久,就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到医院做了绝育手术,此后没有再生育,也没有抱养子女。
虽然生活较为贫困,但一家三口互相支撑,生活倒也还能过的去。只是易凤英心里常常思念着远在贵州的亲人和那一双夭折了的儿女,常常茶饭不香、夜不能寐。易凤英长时间地腰疼,身体不适,于2009年在当地卫生院治疗,病情未见好转,又辗转到安徽省立医院、合肥市长征医院、合肥市105医院,最终确诊为宫颈腺癌中、晚期。一听到宫颈腺癌,易凤英整个人都呆住了,觉得这种病总是出现在电视上,怎么也不会相信发生在自己的身上,30多岁正值壮年,上有老,下有小,是家中的顶梁柱,突然间被命运宣判死刑。真是噩运不断,已经不能动手术,只能依靠化疗、吃药维持生命,东挪西借,已经花费近6万元,生活来源主要靠家里6亩地的收成和爱人到合肥打临时工的收入。
女儿鲍士华今年17岁,七月份初中毕业,说什么也不愿意再上学了,吵嚷着为减轻家中经济负担,要出去打工。老公公鲍继仁是抗美援朝的退伍军人,前两年去世了;老婆婆薛兴兰今年76岁了,虽替儿孙着急,但是有心无力,不仅不能帮上什么忙,还需要孩子们给生活费。易凤英面对这种生活窘境,也只能是欲哭无泪。
(陶庆美)
新闻推荐
8月30日,山东金正大公司营销总经理李华波等一行来水湖镇洽谈考察,镇主要领导热情接待,实地查看了工业园区情况,并与山东客商进行了深入的洽谈交流,双方合作意向很浓。山东金正大公司是一家从事复(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