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多元的医疗费,一共结报了8万多,要不是新农合政策好,我这个家也许就完了。”最近,北中镇宝坪村村民王方民逢人就这样说。
自2007年开始,我县正式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四年来,累计筹集新农合基金18545.63万元,截至今年10月底,累计补偿参合农民771582人次,兑付补偿金16031.6万元。今年全县参合12.93万户共479677人,参合率95.54%,较2007年增加13.1个百分点。四年来,新农合参合率、受益程度稳步上升,受益面逐步扩大,广大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的能力明显提高,“看病难、看病贵”及农村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
积极完善政策,不断扩大群众受益面。在推进新农合制度实施过程中,我县先后五次对实施方案进行了调整,2010年补偿方案中又设置了低费用段、低比例补偿,将补偿封顶线提高到10万元,增加了犬伤患者定额补偿、计生奖扶对象及直系亲属住院的再补偿,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参合群众的利益;在2008年11月实行乡镇医疗机构门诊统筹全覆盖后,今年又在县中医院、58个村级卫生室开展了门诊统筹;对无偿献血达200ML的农民赠送一户三人参合金;在将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参合金由民政部门统筹解决的基础上,从2011年开始将持证重度残疾人参合金缴纳纳入政府资助范畴,确保了弱势群体充分享受到党的惠民政策。
不断创新举措,极大方便群众就诊报销。2008年11月底,新农合信息平台正式开通,现已实现县、乡、村三级联网;2009年4月份,近13万张参合IC就诊卡全部发放到参合农户手中,真正实现了“农户一张卡,全县一张网”;近期,合管办又与市立医院等8家市级医疗机构、13家省级定点医院签订了即时结报协议,并在全市率先与省外医院——湖北省英山县医院开展即时结报工作,方便了北中、百里等深山区群众在外就诊报销;针对外出务工人员,我县还开辟了外诊就医补偿绿色通道;今年年初,与县建设银行合作,成功开通了网上银行兑付补偿款业务。
加大资金投入,全力保障新农合工作有序开展。除按规定落实新农合县级配套资金、将合管办工作经费列入年初预算外,县政府还投入经费230余万元,用于配备办公设施,建立和维护新农合信息平台和中心数据库,制作IC就诊卡。县合管中心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开通新农合政策语音服务热线、移动短信平台等形式,对新农合政策进行广泛宣传,激发了群众参合积极性,促进了参合率的稳步上升。同时,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和规范新农合基金的管理,确保了新农合制度的持续健康开展。
(见习记者 陈开明)
新闻推荐
1月18日,花亭湖旅游码头工程施工和监理合同签约仪式在龙山宫宾馆举行。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李琳出席签约仪式。 在签约仪式上,李琳要求施工单位认真履行承包合同,组织技术精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