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将暴雨预警连续提升两级,发布暴雨橙色预警,预计18日至19日,长江流域持续强降雨天气,从盆地到长江三角洲一线都将有大雨或暴雨,局地大暴雨。
中央气象台18日发布暴雨橙色预警:预计,18日到19日,重庆东南部、贵州大部、湖北南部和东部、湖南中北部、江西北部、安徽中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中北部、广西南部、广东中南部、云南东北部等地有大雨或暴雨。其中,湖北东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和大别山区、江苏西南部、浙江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进入6月以来,南方地区降雨频繁,18日白天到夜间的降雨强度又将较17日有所增强,南方部分地区防汛形势严峻。
气象专家建议相关地区和部门切实做好防御暴雨应急工作,注意城市、农田排涝;安徽南部和大别山区、河南南部等地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要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四川遇难人数增至8人
记者从省防汛办获悉,截至18日10时统计,“6·16”暴雨洪灾已造成全省8人死亡、29人失踪。详细灾情仍在进一步统计核实中。
据了解,16日20时开始,强降雨袭击四川,部分地方出现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自17日午后,各地降雨强度明显减弱。国家防总、长江防总和四川省抢险救灾工作组已同灾区地方政府部门现场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湖南邵阳101乡镇受灾
位于湖南省中部,地处江南丘陵与云贵高原过渡带的邵阳市连日暴雨后,有101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44.27万。部分公路水毁严重,通过公路部门的及时抢修已于16日全面恢复通车。
据邵阳市水利局副局长杨永忠介绍,初步统计强降雨导致邵阳市新邵、隆回、绥宁、邵东、洞口、武冈、大祥等7个县(市、区)101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44.27万人,紧急转移2.38万人;倒塌房屋367间;农作物受灾面积31.1千公顷。
湖北十堰堰塞湖再次塌方
14日强降雨造成的山体滑坡导致6人失踪并形成200万方堰塞湖后,17日晚,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上龛乡二荒村二组平渡河右岸的滑坡体顶部又因降雨发生一次1万立方米的滑坡。由于救援黄金期已过,加上现场情况危急,救援力量已暂时撤离。为防止意外发生,下游转移群众人数已扩大至4000人。
14日下午,由于连续降雨导致部分山石滑落,对下游平渡河电站厂房上游造成河道行洪障碍,该电站6名工作人员前往查看时,不幸遭遇突发的大面积山体滑坡失踪。同时,大量山石堵塞河道形成容量约200万立方米的堰塞湖,直接威胁下游沿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广东1学生死亡20多万人受灾
记者18日从广东省防总获悉,16日至17日的暴雨,造成广东东部60个乡镇出现灾情,并造成1名学生死亡,20多万人和20多万亩农田受灾。广东省防总称,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目前已基本结束。
据广东省防总介绍,16日至17日粤东、粤西及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揭西、陆丰出现了特大暴雨,个别乡镇还伴有7至8级雷雨大风。据广东省防总统计,强降雨造成揭阳、汕尾、潮州、汕头市共10县60个乡镇出现灾情,22.61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22万亩,转移人口15628人,房屋倒塌157间。
江苏旱涝并存态势加剧
17日早晨起,江苏苏南地区出现区域性暴雨局部大暴雨,同时江淮之间、淮北地区基本无雨,这个省旱涝并存态势加剧。
据江苏省防办提供的数据,17日到18日,江苏句容、常州、昆山、江阴、南京等地降水量均超过100毫米,长江上中游来水继续增加,18日8时,大通流量39500立方米每秒,与常年同期基本持平,太湖水位3.41米,仅比警戒水位低0.09米,苏南运河苏州、无锡、常州水位分别为3.73米、4.13米、4.62米,比警戒水位高0.23米、0.54米、0.32米。苏南地区大中型水库水位均比汛限水位低1-3米,水位正常。苏北地区“三湖一库”水位偏低。
贵州24县受灾 湄潭县发生内涝
17日8时至18日8时,贵州北部、西北部、中部等地出现强降水过程,其中湄潭县出现特大暴雨,县城发生内涝,湄潭县城湄江水位759.4米,低于警戒水位0.6米,截至8时,水位仍在上涨,其他河流均未超警戒水位。据贵州省水文水资源局洪水预报,湄江洪峰流量将达1300至1400立方米/秒。湄潭等24县遭受洪涝灾害,35万人受灾4人死亡。
据贵州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初步统计,遵义市、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黔西南州、黔南州、安顺市、铜仁地区、贵阳市8个市(州、地)24个县(市、区)121个乡镇35.46万人受灾,4人死亡(其中2人山洪冲淹、1人落水、1人雷击致死)、1人失踪,紧急转移2万余人,倒塌房屋240间,农作物受灾31.5万亩。
综合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本报讯】 6月23日记者从省书协了解到,近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全国诗词创作与发展论坛上,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甘肃省书协副主席、甘肃省青年书协主席尚墨先生的《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