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孩子、信任孩子,相信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可贵的积极因素,发扬这些积极因素就一定有助于克服消极因素;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积极因素,并且善于培育这种积极因素。
究其原因,是因为现在孩子们的生活太幸福了,许多家长唯恐自己的孩子再遭受艰难困苦,能够替孩子承受的,他们都“承包”了。
幸好,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这样的“幸福”。一些生活在贫困环境中的孩子,由于生活的磨炼,比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更容易形成良好的品质。
黑龙江省有个男孩子叫纪洪波,他的爸爸只有一条腿,一只胳膊,妈妈没有双腿,只有一只胳膊、两个手指。从小,爸爸妈妈就没有抱过他,学走路时摔得鼻青脸肿。3岁起,他就自己照看自己了;到了5岁时,他就能帮爸爸做饭了。
后来,爸爸死了。妈妈便不吃饭、不起床,她不想活下去了,因为她不想连累儿子。
小洪波对妈妈说:“妈妈,你不能死!你死了,我就成了孤儿了。你好好地活着,我一定能养活你!”
从那以后,他每天早早起来给妈妈做饭、熬药,帮妈妈套上假肢后,自己再吃饭上学。
一次,他病了,咬着牙挣扎着走下楼时,昏倒在地上,被过路的民警送进医院,他才知道自己患了十二指肠溃疡,面临着穿孔的危险。医生告诉他要住院治疗时,小洪波哭了:“我住了院,谁来照顾我妈呢?”
我想,像纪洪波这样经历过磨难和挫折的孩子,才会真正懂得生活的真谛,也才会更好地爱别人,爱我们的祖国。
承受挫折的良好心态,是在童年和青少年时受过挫折并不断地解决困难中磨炼出来的。这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卢梭曾经说过:“你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你的孩子不幸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
所以,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过分娇纵、百依百顺,只会产生强烈的负面效应;妈妈爸爸无微不至的关怀,只能是让你的孩子一次次地与能磨炼他成长的艰难困苦、失败挫折失之交臂,使得他们缺乏面对挫折并战胜挫折的勇气和经验,一旦遭受到挫折,便会无所适从,一蹶不振。
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人生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一个人受不了委屈,经不起挫折,害怕困难,是不可能面对未来竞争激烈的大千世界的。哪位父母又能够保证,你的孩子一生不会受到挫折呢。
(全文节选完)
新闻推荐
据《新京报》报道 虽然口碑不如预期,但仍无法阻止《变形金刚3》在国内的票房井喷。25日据院线预估数据显示,继21日上映当天以9600万元的票房成绩,打破了午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