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措施稳定物价
■对流通环节进行清理整顿
■取消高速公路的超期收费项目、降低过高收费标准
■大力清理整顿农贸市场、超市进场费以及银行卡的不合理收费
■继续推进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的联动机制
7月份我国CPI同比上升6.5%,再创近期新高。哪些因素导致物价总水平居高不下?如何看待当前的物价形势?后期我国的物价走势将如何?国家还将采取哪些措施控制物价?记者9日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
物价上涨的原因较为复杂
周望军说,总体看,导致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较为复杂,既有国际输入性较强、货币流动性充裕以及前期自然灾害等因素,也有资源性产品以及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价格上涨累积效应不断释放的影响。
“具体地说,从环比看,猪肉、蛋、水产品价格继续上涨;鲜菜价格受阴雨天气较多、季节性品种更替等因素影响止跌回升4.1%;受暑期旺季来临影响旅游价格上涨4.6%;拉动食品类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2%和0.6%,合计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0.45个百分点,是价格总水平环比明显上升的主要原因。”他说。
他表示,从同比看,7月份翘尾影响约为3.3个百分点,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但受环比明显攀升影响,新涨价因素达3.2个百分点,接近翘尾影响因素,导致同比涨幅较高。
物价依然处于温和可控区间
周望军说,为应对价格较快上涨,政府综合采取了控制货币、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安定民生、加强监管等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当前物价运行依然处于温和可控区间。
他认为,从长期趋势看,1978-20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8%,CPI年均上升5.56%。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9.6%,CPI上升5.4%。所以,从30年经济运行的统计结果看,当前CPI上涨与GDP增长仍然处在一个温和可控的范围。
下半年价格总水平将有所回落
周望军认为,当前价格运行拐点特征明显,预计下半年我国食品类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稳中略有波动的态势,但由于翘尾因素快速下降,预计后期价格总水平同比将有所回落。
从周期性波动规律看,此轮物价上涨已将近拐点。到今年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已经持续了25个月,从周期性波动规律看,价格运行已经将近拐点,涨幅趋于回落的可能性较大。
稳定物价的有利因素逐渐增多
周望军表示,当前,稳定物价的有利因素逐渐增多。国内经济增长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国民经济正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特别是国内货币供应宽松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善;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外汇储备充裕;粮食连续7年增产,夏粮再获丰收,粮油库存充裕;工业消费品产能充足,总体供大于求;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市场价格秩序明显好转;翘尾因素明显减弱。这些都为稳定物价奠定了坚实基础。
4大措施稳定物价
周望军说,在应对这一轮物价上涨过程中,中央政府打了一套“组合拳”,综合施策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对于今后稳定物价的举措,他表示,“我们将按照中央关于‘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强化政府责任,加强市场保障,降低流通成本,整治市场价格秩序,对困难群众采取有力有效的救助措施\’的要求,在落实好已有政策的基础上,重点采取以下四项措施稳定物价。”
他说,我国将对流通环节进行清理整顿,取消高速公路的超期收费项目、降低过高收费标准,大力清理整顿农贸市场、超市进场费以及银行卡的不合理收费。另外,国家将继续推进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的联动机制,督促各地在年底前全部建立起来。 □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8月10日下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瘦肉精”案被告人刘襄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一案公开开庭宣判,依法驳回各上诉人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