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3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向公众传递明确信息:社保卡今后可作为普通银行卡使用。
社保卡将加载哪些金融服务?安全性如何保证?升级成本谁来买单……针对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两部门负责人一一作答。
可现金存取转账消费
根据有关规定,社保卡作为普通银行卡,在现金存取、转账、消费等金融应用中使用,社保卡的金融应用为人民币借记应用,目前不支持贷记功能,使用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据介绍,社保卡加载金融功能后,逐步将社会保险费的缴纳、就业扶持政策补贴的领取、医疗费用的支付与返还等业务,以及查询本人社保相关信息,都集成到社保卡加载的银行账户中办理。
根据计划,社保卡加载金融功能将在2011年至2012年试点,2013年全面推广,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社保卡普遍具有金融功能的目标。
造假可能性极低
社保卡加载金融功能也就意味着有了支付和交换的功能,那么如何保证安全性,如何有效防范造假者呢?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李东荣表示,目前掌握的情况看,造假的可能性是极低的,这个卡要求是采用密码算法,采用芯片技术合作,有很严格的密钥管理体系和审批程序。从目前的制度设计、措施保障来说是可以保障安全的。
只收20-25元工本费
社保卡升级,必然产生成本。胡晓义表示,社保卡作为政府一项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主要费用是由政府承担,这个主要费用不是见到的这张卡,而是在卡后面的系统建设、维护等的大量费用,对持卡者原则上只收取工本费。
据介绍,社保卡的成本收费由各省财政部门和物价管理部门共同制定标准。大致的工本费是20元至25元。虽然有这样的标准,但许多地区在发卡过程中是减免费用的,特别是对生活困难的群体。还有的是利用各种资源来分摊成本,减少甚至免去了第一次发卡的费用。不过补卡是需要费用的。
未来将向养老保险拓展
目前,社会保障卡主要用于医保结算。然而,社会保障的范围却不仅仅是医保,还有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那么,未来社会保障卡的功能将向哪个领域拓展?
胡晓义表示,社会保障卡的应用范围总的考虑是“急用为先、逐步扩展”。下一步功能拓展主要是在群众需求越来越旺盛的养老保险方面。
不会替代身份证
按照《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社会保障号码采用公民身份号码。那么,未来社保卡和身份证是否有融合在一起的趋势?
针对这个问题,胡晓义明确表示,一证一卡都是政府提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从目前来看,不太可能相互取代。《居民身份证法》规定,16岁以下居民不强制领取身份证,然而,16岁以下公民的社会保障需求同样需要有一定的载体来支撑它。
正在搭建全国通用平台
随着人员流动越来越多,群众期盼能够持社保卡实现跨地区无障碍就医以及养老。那么,社保卡距离全国通用有多远?
胡晓义表示,现在我们正在搭建覆盖全国的互通互联网络平台,而且搭建了跨地区的交换接口。要真正实现全国异地转移接续不仅需要技术方面的支撑,还有政策方面的逐步统一。据他介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在全力地推进各项社会保险提高统筹层次和标准化建设。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
新闻推荐
老人摔倒无人敢扶 本报讯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9月2日上午,湖北省武汉市,88岁的李大爷在离家不到100米的菜市场门口迎面摔倒后,围观者无人敢上前扶他一把。1个半小时后才被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