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文艺创作走进微时代?

来源:兰州晚报 2011-08-08 17:52   https://www.yybnet.net/

《老男孩》剧照

据新华社电 “自打微博横空出世,你写个求爱信要是超过140个字,你都发不出去!谁有空去看你伤春悲秋?”

一位网友的感慨,折射出微博这种短小精炼的文化传播方式在当下社会的流行程度。

作为一种新媒体,近两年微博的发展可谓“神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期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

某种程度上,庞大的微博用户群体,宣告了一个“微”时代的到来。微博的东风,不仅吹来了“微”观念的普及,也催生出微小说、微电影、微视频等新鲜事物。一方面,寥寥数语并不妨碍一篇微小说完成人物的塑造与情绪的表达,90秒的时长同样可以演绎一个情节紧凑的电影故事;另一方面,手机、电纸书等种类丰富、功能繁多的阅读终端,让人们得以充分利用各种时间“碎片”,微小说、微电影等恰好在“体型”上契合了人们即时消费的诉求。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鸣就认为,现代人生活的快节奏与多元性,催生了空闲时间的零散性。微博、微小说适合在任何零碎的闲暇时间阅读,例如上下班路上。

今年以来,一些网站举办的微小说大赛、微电影节,着实激发出网友们的原创热情。草根力量的参与,让这些传统文艺形式的“微缩版”在语言和内容上与当下社会靠得更近。无论是反映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传递某种情绪,微小说、微电影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扣动一些人的心弦,引来共鸣。

但也有观点认为,网友热捧的微小说、微电影,仅是迎合了“微”时代下公众浮躁的内心。一些出版界人士预言,微小说的前途渺茫,不会对传统文学产生任何的冲击和影响,甚至不能称之为文学。影视界也不乏对微电影的批判之声,称其不过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广告或者“片花”。

然而在一些人看来,微小说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新生事物。确切地说,它是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是网络时代背景下对汉语文字之美的回归。140个字的限制,逼迫作者锤炼语言,去掉繁复的形容词、副词,文字因此而简洁、干净、有张力。一如阿·托尔斯泰所言:“小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校。”

对于目前由《老男孩》等网络热播剧掀起的微电影热潮,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微电影突破了传统电影“高高在上”的姿态,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小人物、小命运、小细节或是虚构“悬念”、“奇观”等方面。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指出,微电影有自己特有的构思和表现方式,属于一种新的虚构作品的形态,可以是一个虚构的小片段、虚构的小情境或者小故事,内容更加生活、更加轻喜剧。“微电影的出现,打破了电影制作专业化的‘门槛\’,其发展将呈现多样化趋势。它既可以由专业团队精心打造、形成固定的商业模式,也可以是业余人士不求收益的自娱自乐,还可能成为一些准专业人士推介自身的平台,帮助年轻导演走向大银幕。”尹鸿认为,有需求就有存在,具备技术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微电影不会昙花一现,而将作为一种草根与精英、业余与专业共生共存的多样化艺术形态获得多元化的持续发展空间。

无论各方观点如何,伴随着微博时代到来的微小说、微电影能否取得健康持续发展,避免昙花一现,关键还在于能否在有限的表现空间里真正给人以阅读、观影的愉悦,反映当下社会现象,留给人们回味的空间,震颤受众的心灵。这也是文艺创作的本意所在。

新闻推荐

思铂睿 铿锵玫瑰的白马坐骑

气温骤降前最后一个温煦的秋日晚上,张桂菡开着塔夫绸白的思铂睿来到华灯初上的江滩,推开车门缓缓现身的那一霎,堪称惊艳:红黑相配的轻衫薄裙尽显袅娜身段,思铂睿的英武帅气衬...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文艺创作走进微时代?)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