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人,竟先后数十次以各种不同的身份,出现在各种听证会的现场,被坊间戏称为“听证帝”。他究竟是真的热心于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还是抱着一些其他的目的?连日来,湖南省长沙市一些听证专业户频繁出现在各种听证会上,且从不投反对票,专当“好好先生”的行为和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听证帝”从不投反对票
“在9月5日召开的长沙市市区新增客运出租汽车运力听证会上,有一名叫石爱伟的听证代表,此前曾十几次出现在长沙市的各种听证会现场。”近日,湖南当地一些网络论坛上有人发帖,图文并茂地指出:石爱伟曾先后以泉塘社区居民代表、湘华集团员工、长沙某媒体员工等身份,参加过长沙市的水价调整、天然气价格调整、道路交通安全立法、出租车调价等多个领域的听证。
无独有偶,公众还发现,在听证会上出现的熟面孔并不止石爱伟一人,湖南省企业信用评价中心的周正良、湖南高桥市场发展有限公司的胡森炎等人也曾在其他听证会上出现过。
其中,53岁的周正良承认,自2002年以来,他先后参加了近20次听证会。对于听证事项,“基本上是持同意的态度”,“决策部门在民生方面还是考虑比较周全的”。同时,石爱伟也坦承,他“从没在听证会上投过反对票”,毕竟政府相关部门在听证前都是“经过反复酝酿的”。
“每次参加听证,主办方都会给代表们补助一笔数量不等的车马费,或者叫误工费。”网帖中写道,有的“听证专业户”会提前互相打探,“这个活动你会去吗?这个活动有钱发吗”?“基本上发钱的听证会他会参加,没钱的就不来”。
“从没在听证会上投过反对票”、“发钱的听证来,没钱的就不来”,这些充满刺激性的描述及听证会的视频截图,引起了舆论的一片哗然,“听证帝”的称呼不胫而走。
专业听证户专业性不足
网帖所反映的内容是否属实?
“长沙市的一些听证,确实存在和出现了一些专业的听证户。”湖南省政府法制办依法行政指导处副处长卢建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自己就碰到过好几个专业的听证户。
据卢建华介绍,因为工作的性质,他经常要参加一些听证会,以进行必要的监督指导。其中,印象比较深的有两名听证会代表:一名来自湖南省邵阳市某党政单位,有正式的工作,曾先后多次参加了湖南省民政厅、地税局、卫生厅等多个单位的听证会;一名来自湖南省湘潭市,是当地的一名社会成功人士,曾参加过湖南省公安厅、人大等部门的多个听证会。
“应该说,两个人的态度都很积极,而且也肯定不是为了所谓的红包,毕竟从邵阳、湘潭到长沙来开会,来回的路费、住宿费是听证会所发的补助远不能解决的。虽然两人的发言很热情,充满了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关心,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发言的专业性明显不足,往往是所讲的内容和会议的主题相差甚远。”卢建华说,对于如今一些所谓的专业听证户,各方面需要有一个辩证、理性的认识和看待:既要肯定其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也要充分正视其代表性、专业性的不足和缺陷。
卢建华认为,不能因为少数专业听证代表的出现和存在,而全面否定听证制度在推进依法行政等方面的作用。因为如今各个领域各个地方的听证,都正在从无到有,逐渐规范。
“之所以会出现目前这种专业听证户,一方面在于一些听证会在征集听证代表时,相关的工作不够细致和深入,比如公示的时间持续性不够、公示平台的选择不够大众不够权威;另一方面,则在于目前对听证会代表的产生缺乏具体、明确的硬性制度规定。”卢建华说。
□据《法制日报》
阮占江 赵文明/文
新闻推荐
【本报讯】 9月15日记者从安宁书立方书城了解到,我国知名学者作家余秋雨先生将于9月17日来兰在甘肃大剧院举办讲座,9月18日在书立方举行读者见面暨签售会。同时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