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提出调价,当然理由多多。如果经过“酝酿”,最终确定必须调价,那乘客最关心的是,价格调整以后,服务质量是否跟着“提一提”。
坐出租车本来非常简单,无非三个步骤,一是上车,二是乘车,三是下车。如今这“打的三部曲”却步步为“难”,甚至令人发愁。
首先是打车难。越是急需的时候,越打不到出租车。上下班高峰人多时,风雨雪天气恶劣时,有急事需要赶路时,一车难求让你寸步难行。二是行路难。你幸运的上了出租车,马上加入堵车大军。耽误时间不算,你还要掏腰包支付“等候费”。三是下车难。很多地方不能停车,也有司机为自己方便,不按要求到达目的地,下车后乘客还要步行“锻炼身体”。这些让市民烦心的事,调价之后会不会有所改观呢?
在乘客与司机都愁绪万千时,还有个第三者插足,这就是黑车。黑车带来市场的混乱无序,隐藏着重大隐患,是城市的一种不安全因素。笔者本人也坐过黑车。正规出租车打不上,当时又急于出行,怎么办呢?坐黑车也是无可奈何而为之。
其实广大市民是通情达理的,并非一味反对调价。而是希望管理层别把调价当做万能药方。出租车能否顺畅运营,牵动着各方的利益。广大市民的需求如何满足?司机师傅的权益如何保障?屡禁不止的黑车如何治理?这才是需要下大功夫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只有从管理制度上做根本性的改革方可奏效。
新闻推荐
●卫冕冠军山东鲁能最终排名第五,创造了球队征战中超以来的最差战绩。●广州恒大的穆里奇以16粒进球荣膺中超“金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