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他们的童年何处安放?

来源:兰州晚报 2011-11-29 19:37   https://www.yybnet.net/

据《新京报》报道,在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有一群孩子,在缝纫机上、洗衣房里度过他们的童年,这些来京务工人员的子女,因价格低的无证幼儿园被关,因高额赞助费及户口的限制,止步在公办幼儿园的门前,他们的童年,该在何处安放。

对于务工人员的子女来讲,不仅仅是童年无处安放。前一阵子,一段名为《实白打工子弟学校的最后一课 全班哭成一片》的视频,打动了无数网友。事情的起源是今年8月,北京市决定关闭多所打工子弟学校。视频的开头是一名年轻的女教师站在讲台上,哽咽着说:“刚刚他们(学生)听到我去开会的那一刻,都别着头没有一个人理我……真的没想到最后一节英语课是我的,本来……”“最后一课”结束后,一位年龄稍大一些的女教师则无力地站在教室门口,与走出门口、泣不成声的学生们一一拥抱送别。校园中,学生与学生相拥而泣……

虽然北京市教委曾表示“保证不让一个就读的学生失学”。但是许多学生还是因为父母“五证”的原因或失学或返乡当起了“留守儿童”。

在北京尚且如此,在其他地方,相信好不到哪去!

小马飞刀以为,一些无证幼儿园、打工子弟学校的确是设施简陋,教学质量差,安全隐患多。但是尽管如此,却可以给那些因费用、因父母“五证”、因名额、因歧视而无法进入公办幼儿园、学校的孩子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一个接受教育的场所。可以说,这类学校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有总比没有强,他们解决了低收入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发挥了对现行教育体制“补充”及“自救”的功能。

当然,存在的问题是需要整改。但是整改有许多方式,如果仅凭“行政命令”而一纸封门,那不是负责任的办法,而是在推卸责任。在基本没有社会捐助力量、又没有国家固定拨款扶持的学校,也按“公办学校”那样要求,就有脱离实际的一面。作为当地主管教育的行政部门,更应该想办法给这些勉强维持运转的学校更多的支持,而不是简单地让它们“消失”。

我们常说,人生而平等,但是如果没有法律和政府的支持,这句话只能是一句空话。务工人员的子女由于家庭出身和一纸户口而成为城市的“另类”,在现有户籍制度难以打破的情况下,如果城市的管理者不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呵护,那么这个社会的未来难以让人期待。

新闻推荐

大乐透再爆两注千万巨奖

本报讯 11月28日,超级大乐透第11140期全国再爆2个千万巨奖,江苏、上海两地彩民分别收获1027万元和1020万元奖金。两位幸运儿都通过追加投注,在各自命中637.5万元单注基本头奖上,再收获追加奖金...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尤文战平那不勒斯2011-12-01 17:17
广州车展首次亮相2011-11-30 17:17
评论:(他们的童年何处安放?)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