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本是国人的传统,但现在这个传统没了。当然,不是说普通百姓,特别是那些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弱势群体,他们依旧能省就省。而是指一些地方的政府采购,那绝对是“不差钱”。
这不,有媒体报道说,湖南长沙一家企业举报湖南省财政厅等机关在政府采购中,招标过程有猫腻,其内定山寨杂牌中标,原本1500万元就可以完成的采购,最后却以3000万元高价成交。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之一在于,政府采购公告中赫然规定了政府采购招标的上下限标准,低于价格下限的产品被排斥在外。另外,官方还有一个解释就是预算执行的需要,因为如今不仅有预算编制,还有预算执行。如果预算没有执行完,财政就要收回,必然会影响第二年的预算编制。
现在,大家明白为何政府出手是“只买贵的,不选对的”。当然,在这件事上,有没有什么“黑幕”现在还无法判断,不过“一些大型生产厂家的名优产品纷纷被淘汰,一些村办个体小厂的杂牌产品反而受宠并最后中标”的举报,总会让人怀疑背后有着怎样的利益关联……
政府采购是一种公款购买活动,曾经被视为“阳光的象征”,其初衷主要是为了节约办公经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杜绝商业贿赂。但现在,政府采购已经成了一些人中饱私囊的“幌子”,成为某些腐败分子的生财之道。
财政预算来自哪里?自然是纳税人的钱,我们不是反对政府花钱,只是想政府能把钱花在实处,花得让咱老百姓踏实。虽然现在财政收入增加了,财政的日子好过了,但还远未到敞开花钱的时候。特别是在民生领域的欠账依旧很多,医疗、养老、就业等方面的保障水平还很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仍有待提高,急需花钱的地方还很多。近年来,我国一直倡导政务公开,政务公开既包括各种政务的内容、办法、意义等方面,还包括各种政府活动的经费开支、使用等情况。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们更关心后者,毕竟钱是有数的,有人多吃多占,就意味着有人要忍受不公。
成由勤俭败由奢。现在看来,必须严格惩戒机制,否则,公众的信心无法挽回。
新闻推荐
据中广网消息 前新东方知名英语培训师、老罗英语培训创始人罗永浩,20日在北京西门子总部进行维权活动,用铁锤砸烂3台有质量问题或设计缺陷的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