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公车改革百姓满意才算成功

来源:兰州晚报 2011-11-09 19:55   https://www.yybnet.net/

浙江杭州自2009年开始的公车改革,已经搞了两年多,目前来看,效果不错:市政府公车数量从1200辆缩减到400辆左右,减少三分之二;车改前后公务用车财务开支减少30%以上,两年节约公务交通费用总计3442万元。

车改,不是新话题了,可这个老话题却总能引人关注,也许就因为它从来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成功过。这一次杭州车改再一次成为舆论热点,质疑的声音依然汹涌。有市民指出,公车消费本来就有浪费,现在发放定额车贴实际上是将一些浪费合法化,公权变成了特权,特权又被“赎买”成了私产(11月7日新华每日电迅)。

三公消费的透明,一直在公民和舆论的强烈要求下遮遮掩掩,隐隐约约。关于杭州车改,官方所公布的数字其实也并未将面纱完全撩开。“两年节约公务交通费用总计3442万元”,那两年来发放的车补又是多少呢,或者公务交通费用总计是多少,里面是剔除了还是包括“车补”?这些数字不得而知,孤立的数字很难说明实质性的问题。3442万元对老百姓来讲很是庞大,可也有可能它在更为庞大的公务交通费用总额中只是九牛一毛,还也许,发放的车贴或许大于等于3442万元也不得而知。

改革要取得成功,得到民众认可,必须将其放置阳光下主动接受百姓监督,不完全的数字公布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一种数字游戏,让公众大有“云深不知处”的感觉,没有慧眼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民众怎么可能不去质疑,按照你的“期望”去无条件支持呢?

本该用于公务的公车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为官本位意志和特权思想的具体体现,什么级别的领导坐什么档次的车,也早已是众人皆知的秘密。对公车改革的期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众对特权的敏感。但纵观杭州车改,发放车补依然是按照职务级别“定价”,等级如此明晰,被民众理解为“特权思想的再一次延续”也算不得冤。这样,改与不改难免有换汤不换药之嫌。如果每次公务用车全都实报实销或者打卡消费,到一个时间节点上再将每一个公务人员的用车情况和花费情况详详细细地公之于众,接受百姓监督,岂不是更加公平与合理。这个如能做到,车贴基本上就可以废了,废了车贴,当然也就没有了“特权又被‘赎买\’成了私产”的质疑。

公车改革不是领导满意不满意的事情,只有百姓满意才能真正叫做成功。总之,不管建设什么样的新制度和管理办法,公车改革都应该和任何政府公务消费一样,都应当且必须将明细账本放在明处接受阳光的检阅。否则,怎么改都是藏猫猫,都难得到公众的认可,都难走得更远。

新闻推荐

河南宋基会号称“投资” 实为放贷

河南宋基会及其旗下两家公司,为同样是自己下属的公益医保项目担保 新华社照片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在郑州黄金地段建设的一座大型“宋庆龄”雕像,带出了这...

相关新闻:
荣膺两项大奖2011-11-14 19:51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公车改革百姓满意才算成功)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