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刘海峰)近年来,乾县坚持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富民强县的根本途径,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全民招商、园区建设、规模扩张、企业技改“四轮驱动”,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发展。全县形成了纺织、橡胶、农副产品加工、化工建材、装备制造五大产业格局,产品涉及60个类型,1800多个品种,16个产品获得国家专利,两个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2010年底,规模企业数量由2005年的22户发展到40户,产值由10.02亿元增加到49.42亿元,平均增长40.1%,财税的贡献率达到61%,工业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和财税收入的支柱。
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增强工业发展后劲。该县按照“项目带动、工业优先”的思路,抢抓东部产业转移和西企外迁的历史机遇,大力实施全民招商和全民创业两大行动。在引进海升果汁、海泽纳米、银桥乳业等企业之后,相继引进了众喜水泥、高科管材、泰丰制造、同润纺织等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工业项目。五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全县共引进工业项目14个,累计完成投资47.93亿元,华通机电、同心连铸、雅尔艾服装、银河织袜、银华纺织、泰丰制造一期等8个工业项目已建成投产,众喜水泥、高科管材、泰丰制造二期、重庆凯仁等6个工业项目正在建设。招商引资拉动GDP10个百分点,成为带动工业经济发展的领头雁。
着力加快园区建设,搭建工业发展平台。按照“产业发展集群化,集群发展园区化“的思路,该县着力推动工业园区建设。园区面积8.03平方公里,已完成投资3亿元,建成了兴业大道中段、朝阳路、青仁路、西兰大街、靖庄路等主干道路和绿化、硬化、亮化、气化、电力等配套工程,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实现了“七通一平”,形成了三纵四横的路网格局。该园区已被省上列为第一批重点扶持的县级工业园区。目前已入驻企业46户,新落户企业11个,已建成37户,正在建设9户,2010年实现产值42亿元。
加速企业扩张规模,全面提升工业发展质量。该县在大力引进工业项目的同时,更加注重现有企业的培育壮大。先后动员海升实业公司投资2.8亿元完成了海升果汁二期续建、三期扩建工程,争取优利士乳业投资1.2亿元,新上1万吨豆奶粉生产线,同润纺织投资2.2亿元,新上5万锭纺纱及亿米坯布生产线,华通机电投资1.2亿元新上冶金轧辊生产线,健民制药投资5000万元新上针剂生产线。通过扩能改造,促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值不断提升,有效地增强了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和市场抗风险能力,大大提高了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大力实施技改工程,推动工业转型升级。该县针对传统产业科技含量低、规模小、效益低的实际,鼓励企业大胆引进了新技术、高精尖设备和开发新产品,积极为企业争取技改项目,引导企业依靠科技,加大投入,实施技术更新。相继开工建设的技术项目18个,开发新产品128种,完成技改投资3.8亿元,其中争取省市级扶持资金2600万元。中南越强清梳联自动络筒技改项目、新联实业气流纺纱项目、海龙复合非金属软木橡胶复合板项目、健民制药GMP达标三期技改项目、咸阳彩印瓦楞纸生产线项目等技改项目已建成。通过这些技改项目的实施,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益,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B)③
新闻推荐
虽然经历重重磨难,但杜波和妻子用无限爱心去浇灌这个温暖的家。医生给做完移植手术不久的小欣欣进行复查。在重庆丰都县三元镇邓教坪村乃至整个镇上,只要提到杜波的名字,村民都会情不自禁竖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