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晚报A22版报道,安徽省涡阳县近日发生丙肝聚集性疫情。据调查,此次疫情中发现的丙肝阳性者均在河南省永城市马桥镇一个体诊所接受过静脉推注治疗,疫情可能是因不安全注射引起。截至28日,永城市马桥镇也已发现104例丙肝抗体阳性,确诊6例丙肝患者。
看到这条新闻,有良知的人莫不同情这些感染了丙肝的孩童。孩子是无辜的,谁都知道,因为丙肝,他们的人生将失去健康和欢笑。但现在,同情也可搁置在一边,就目前来讲,此起事件需要更进一步的责任追问。因为没有追问,就没有惩戒;没有惩戒,就没有亡羊补牢,此类事件就有可能再次发生,更多无辜的人就有可能受到同样的伤害。
虽说还有许多疑点没有得到最终的证实,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窥见一些实质性的东西。涡阳县卫生局认为,丙肝疫情可能与河南永城市马桥镇苗浅村吴文义诊所不安全静脉注射药物有因果关系。这个“可能”会不会就是“肯定”,我们静候卫生部门最后的调查结果。而在这个结果出来之前,有很多细节却同样值得探究。群众称“这个名叫吴文义的村医在当地很有名气”,而当地卫生局官员称“吴文义不是村医,没有在市卫生局备案”。“很有名气”的话,卫生部门不可能不有所耳闻,“没有备案”那就意味着是“非法行医”。何况,“群众反映该诊所医生在实施医疗的过程中不更换针头针管,连续给就诊者静脉注射药物”。无论丙肝与此有没有直接关系,仅这样的行医方式本身就潜藏着巨大的危险,就应该立刻被叫停。可让人费解的是,吴文义这样行医,却不被当地卫生部门查处并取缔,这就难免有失察和失职之嫌。
要追责的话,非法行医的吴文义是逃不了的。可让他个人担负所有受感染者的赔偿责任,他的经济能力显然不够,可能和诸多类似事件一样,个别人个别企业的违规行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最后的屁股都得政府部门来擦。问题是,财政税收总不能老是这样被“吃大户”,如果不能有效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不仅会给财政支出造成严重负担,更可能给整个社会造成诸多不稳定因素。所以,在忙着“擦屁股”的同时,更需要防患于未然。类似事件中,因为事情是非政府部门人员引起,所以鲜有相关部门负什么直接责任,更少有官员因此丢了乌纱,舆论难平的时候,也不过撤几个副职来应对一下。如此情形,难免让负有监管责任的部门因为环境太松、门槛太低、打击太弱而形成粗放式的管理局面。比如此起事件,如果不追究两地卫生部门的监管责任,不拿掉几个“一把手”,那肯定起不到多大的震慑效应,当地的医疗卫生行业的混乱状况也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总之,政府部门更应该是公权的监管者,而不是跟在事件后面的危机应对者。
新闻推荐
本报讯 11月26日,宁波市象山县丹城镇的第19029体彩销售网点,爆出了一个大新闻。有位彩民一人独中到了体彩“排列5”98注头奖。98注意味着什么?这等于是980万元大奖!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