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住经济适用房的人开豪车,人们便不太相信经适房是为中低收入者一样,如果家有小汽车却享受着低保,让人怎么相信低保真的是为最低收入人群服务?
“小汽车”只是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差的一个表征,除此而外,如果家庭现金、存款、有价证券、房屋等全部货币和实物财产超过一定数额,也一样不属于“最低收入”这个群体。如果仍然享受低保,本身即是对低保政策的一种讽刺。
最近,北京调整社会救助项目的核查认定标准,从此前侧重“核查家庭收入”转向核对申请对象的“整体家庭经济状况”,规定了家有小汽车等不能享受低保的诸多具体情况。这可以说是对低保边界的第一次全面厘清,建树的正是低保政策的公信力。
此前的“家庭收入”的确是一个“模糊地带”,在实际操作中易使那些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差的人享受了低保的好处,现实中亦引得一些群众侧目和非议。对低保边界的全面厘清,目的就是把那些综合条件较好的家庭清出低保屏障,把低保留给最需要的人。
按照厘清的边界,对家庭财产状况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低保审核,才能够捍卫低保的公信力。如果审核不严,厘清的边界也只是一张纸而已。如果审核过程中发生腐败行为,导致一些不符低保条件的人进来,则会损害低保政策的公正性。
实事求是地说,低保政策在给最低收入群体带来基本保障的同时,也确实会使一些人贪恋好处,同时又易使一些人“变懒”。这绝非低保政策的初衷。在一些地方,享受低保政策的一些家庭,因为各种原因家庭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却仍然在享受着低保。有的地方低保冒领现象还比较严重。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低保政策的退出机制,明确“定期或不定期接受家庭经济状况复审”的确切期限,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创新以更切实际。
新闻推荐
新华社台北2月6日电(记者
陈键兴
陈斌华)台湾行政机构新任负责人陈冲与卸任负责人吴敦义6日进行交接,这标志着陈冲领军的台湾新行政机构团队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