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九寨沟旅途磨难记

来源:兰州日报 2012-02-23 01:24   https://www.yybnet.net/

1998年8月出差成都,有朋友约我去九寨沟,我没时间去,谢绝了他们。据当地旅行社的人讲,现在从成都到九寨沟乘汽车8小时就能到达,而且路况很好。这些我信。我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那是因为两年前用了五天时间往返九寨沟的艰难历程,以及阿坝旅行社工作人员百折不挠的精神,着实让人难以忘怀,决无他意。——题记

那是1996年10月初,我有幸从成都去了一趟向往已久的九寨沟。九寨沟美景名不虚传,而旅途中的磨难更让人难以忘怀。由于公路全线整修,原本8小时就能到达的路程,我们却用了两天!旅途中的惊险、磨难接二连三,正应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岷江旅行社羌族导游罗小姐提示的“八字真言”——“劳其筋骨,饱其眼福”。

旅客也要逢山开路

我们行程的路线是经由都江堰、理县、汶川、茂县、松潘,到达九寨沟。过了都江堰市,我们就投入了山的怀抱,进入了山的世界,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滋味。到处的路坑坑洼洼、泥泥浆浆,车颠得人骨头架子都要散了;一边是湍急的岷江,一边是巨石像积木一样垒起的高山,感觉要是拿根棍子一捅半个山可能都会垮下来,加上不时传来的清理山体塌方的推土机的轰鸣声,谁不心惊肉跳啊;总盼望有一份出了山的舒心,然而五天中眼界里除了山还是山!千里岷山到处都在挖路、开路,一天十二三个小时才能跑两百多公里的路。筑路工人们在逢山开路,没想到我们这些旅客们也得如此。记得是去的时候,在快到松潘县城的一段路上,已经是下午6点了,筋骨酸痛、饥肠辘辘的我们正在摇来晃去的大轿子车里昏昏欲睡,车又停了。忽然罗小姐一阵尖厉的吆喝声把人们都“请”下了车。下来一看情况十分不妙,公路被一堆石头堵得只剩下1米宽了。原来那是一堆砌水沟用的备料,显然是别有用心的人干的。在那堆石头上和山坡上站着一些当地的山民,罗小姐急得满头大汗,跑过去和人家嚷,费了好大劲我才听懂他们是在为雇工搬石头的劳务费讨价还价。最终谈判破裂,于是罗小姐便号召旅客们搬石头。旅客们蜂拥而上搬起了石头,有几块大石头靠七八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被挪开的。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路终于通了!等赶到松潘县城已经是夜里11点了,满桌的热菜早已成了凉菜,饥寒交迫的人们狼吞虎咽起来。一位从来不喝酒的上海老兄,竟无所顾忌地喝了起来,三杯全兴一下肚就醉得不省人事了。

走了一段“长征路”

旅途中最担心也是最倒霉的事——塌方断路让我们遇上了。那是在返回时从松潘县城出发约80公里的地方,一处大范围的山体塌方把公路拦腰截断。我们赶到的时候是下午4点多,只见山顶上的石头还在不停地往山下的岷江里滚,两台铲斗车蚂蚁啃骨头般地在那里冒险清障。有消息说清除这样的塌方最少需要两天,当时人们都傻眼了。就在大家焦急的时候,罗小姐从塌方前方返回来告诉大家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爬山绕过塌方再换乘对面的车往回赶。这可真是“自古华山一条路”啦!人们在佩服罗小姐的镇定和精明的同时照办了。

5点钟我们开始攀登岷江左岸的山,那上面有一条羊肠小道,一直走下去可以超过对岸的塌方处,然后下山走过一个吊桥就可以绕过塌方地区了。说是一句话,而对于我们这些成天坐办公室的人来说,其危险和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了。刚一开始就要攀上三层楼高的几乎90度的悬崖,稍有不慎非摔你个粉身碎骨不可。沿着一条一两尺宽的山路往前走,路的左面是高高的山峰和峭壁,右面山崖下就是咆哮的岷江。坐在车上看岷江,碧浪翻滚,“卷起千堆雪”,煞是好看,而现在再看它,活脱脱一条吃人的恶龙。走着走着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女人的惨叫,赶紧回头去看,一幕惊险的场面呈现在离我有几米的地方:一名妇女已经脚向山下悬空,两只手被前后两个男人牢牢抓住。这时候其他人谁也帮不上忙,只能喊着鼓励的话。女人被拉上来后瘫坐在路上,而当我松开拳头的时候,手心里浸出了不少冷汗。后面的路上有两处“鹞子翻身”,我是屏住呼吸翻过的,出口长气、擦把冷汗,真是命悬一线啊!这条要命的路我们走了两个小时,终于在天擦黑前赶到了吊桥边。这是一个破旧的吊桥,桥面是由四根钢丝绳上面铺上一块块烂木板造成的,左右各有一根钢丝绳护栏,宽不到两米,长约百米。守桥老人点着人数让人们一批一批过桥,女人们恐惧的尖叫声不绝于耳。望着山道上绵延不绝的人流,有人说这简直就是当年红军抢夺沪定桥时的急行军场面,要是能打上火把就更像了。火把?天哪,我真为那些还在羊肠小道上行走而又没有火把的人们担心。

搭上“牛车”往回赶

岷江右岸吊桥边的公路上,渐渐罩上了夜幕,汽车的轰鸣声、人们的呼喊声、山民们抓住机会卖方便面和开水的吆喝声、远处传来江水的涛声和女人们的尖叫声,在山谷中奏起了交响乐。阴云密布,山雨欲来,寒风吹得人直发抖。罗小姐穿着一件有连衣帽的风雨衣,雪白雪白的很是显眼,她穿梭在人群中一面集中她的游客,一面又在找车。大轿车没有,中巴车乘人之危的要价让人无法接受。“上车”!罗小姐的喊声让大家为之一振,等走到车前一看,大家全都愣住了——原来是一辆加长的东风大卡车,有人惊叫:“有牛屎,这是拉牛的车!”罗小姐根本不管这些,只是大声命令:“快上车呀!要下雨了!”一个失望接着一个失望的人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上!

卡车车箱内只有棚杆没有棚布,60多人全都站立在上面,有几个身强力壮的汉子站在前面做起“挡风墙”,人们拥挤在一起互相取暖。晚上8点多东风车在暗夜和寒风中启动了,车越开越快,越快越冷。我问身边一位同行者:“你不是在松潘买了一条银狐围脖吗?还不拿出来围上?”他打着颤音说:“700多啦,给老婆买的,我还舍得围?要不租给你怎么样?1小时200”!人们一下子合起来攻击他,笑声洒了一路。

车进茂县县城时下起了小雨,10点多钟车总算开进了县长途汽车站。望着旅馆楼上的灯光,人们有了归家的喜悦,赶紧吃上一顿热饭,热水洗洗脸泡泡脚,好好睡上一觉。这时候罗小姐又来给我们安排了:“今晚必须赶到汶川县城去,按预定计划人家早把晚饭都准备好了。现在出发用不了一个小时就到。经过我们联系,运输公司只有一辆中巴可送我们,所以女同志和50岁以上的男同志坐这个中巴车,其他人还坐那辆东风车”。我们这些爷们儿齐心协力地把棚布搭了起来,一个个又爬了上去,坐在潮湿的麦草上,闻着牛粪和香烟混合的味道,唱着歌儿、讲着笑话,风雨兼程向汶川县进发。车到汶川县招待所已经是11点多了,那位在“长征路”上被人救了一命的女人,在刚开始吃饭时就双手举着酒杯不断感谢两个救命恩人,还一桌桌地向同行者致谢。大家善意劝她不要空肚子喝那么多酒,可是没用,直到她的东北口音发了直,人趴在了饭桌上才罢休。

写到这儿本可以停笔了,可是有朋友会问,如此磨难值吗?看来为回答朋友,不得不补上一笔了。

难忘“八字真言”

从成都出发的车上,罗小姐早就用“劳其筋骨,饱其眼福”的“八字真言”告示了我们。尽管一路惊险、磨难,但是人间仙境九寨沟还是让我们大饱了眼福!有诗为证:

九寨美,美在水。

天上人间落翡翠,无酒也是醉!九寨美,美在水。

芦苇海上婀娜影,绰约俏阿妹。九寨美,美在水。

卧龙海里龙王汇,惊破冲天飞!九寨美,美在水。

珍珠滩上水跳银,入海凝成翠。九寨美,美在水。

五花海中芙蓉艳,灿烂胜朝辉。九寨美,美在水。

人入画中不思归,愿作九寨水。

新闻推荐

西部地区发展速度连续5年超过东部地区

【新华社昆明2月23日电】2011年西部地区实现生产总值近10万亿元,增长约14.1%,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国整体水平,发展速度连续5年超过东部地区。这是记者从在昆明举行...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九寨沟旅途磨难记)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