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江苏无锡、河北邢台、湖南株洲、江西上饶、福建厦门……近期,我国多个城市传出类似新闻:一些药店不能提供24小时服务,致使市民夜间遭遇“买药难”。
这已不是个别现象。越来越多的药店无法保证“24小时售药”,折射出当前我国药品零售业面临的生存困境。有分析人士认为,提高行业集中度,改变小、散、乱现状,有助于促进中国药品零售业发展,保障民众基本用药需求。
商务部的调研报告显示,2009年新医改方案实施以来,由于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对零售药店造成一定影响,客流量和业务量都有所减少,加上公立医院限制处方外流,一些地方限制药店多元化经营,租金和人工成本上涨等多种因素,致使一些零售药店面临生存危机。
“国家对药店提供24小时服务的规定是强制性的要求,过去执行较好,受到百姓赞扬,但是目前越来越多的药店因自身经营困难取消这项服务,如果蔓延下去,就会出现民生问题,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巡视员温再兴说。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万多家,零售药店门店38.8万多家,药品零售前三强市场份额仅占全国药品零售市场销售总额的5.6%。药品流通行业管理基础比较薄弱,药品流通企业小、散、乱问题严重。
可见,无论是从应对国内外竞争,还是从发展药品统一配送,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药价来看,都需要通过加强行业管理,提高行业集中度。”温再兴说。
温再兴说,今后一段时期,要大力推进药品流通企业的兼并重组,通过收购、兼并、参股、控股和强强联合等方式,使企业做强做大,实现跨区域、规模化、集约化和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一批大型医药商业企业集团和零售连锁企业,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
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近日在兰州调研时,要求兰州“要迅速做大做强做美,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提升在全省的首位度,省会城市排位争先进位,在全省和一定区域内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