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晚中,54岁的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与搭档携《雀之恋》惊艳亮相,网友纷纷夸赞杨丽萍宝刀不老,美得令人窒息。在春晚舞台上,杨丽萍确实以她数次令人难以忘怀的出场,成为某种传奇。
最后的舞台作品《孔雀》中的《雀之恋》
与杨丽萍一起走在中央电视台一号厅外面的长廊上,人群拥挤,声音嘈杂,都是全国各地拥来的各路演员,许多年没有经历这种场面的杨丽萍昂首向前走,停下来的间歇,全是被那些年轻的舞蹈演员们靠上来合影的瞬间,在春晚舞台上,杨丽萍确实以她数次令人惊艳的亮相,成为某种传奇。
1月16日,春节晚会第二次彩排——杨丽萍、王迪表演舞蹈《雀之恋》,这是杨丽萍最后的舞台作品《孔雀》中的一幕。
杨丽萍身后的大屏幕上,是春晚节目组为配合她的舞蹈做出的华丽背景图,缓慢上升的孔雀屏与深蓝色的星球融合在一起。可是她还是不太满意,跳下来和设计者讨论,这尾巴的上升要呈现出什么形态,应该是震颤,带点华美的震颤,而不是直接地直愣愣地上来。设计师默默地听着,所有现场的人,包括灯光、舞台设计,甚至摄像,都在逐渐接受她这什么都要参与的劲儿。
春晚歌舞组导演杨莱莱告诉记者,没谁想到杨丽萍会对自己的节目呈现有关的一切如此精心,没有一个舞蹈演员会像她这样认真。“她甚至会安排两个舞蹈演员在台上代替她做动作,自己在下面盯着摄像机,且和现场导演一起商量镜头怎么办,她拒绝惯常的晚会镜头移动方式,坚决要求按照她的要求走。”因为到组很晚,她的节目也一直没有亮相,所以整个导演组都在担心着。可是看到杨丽萍走台的瞬间,杨莱莱说自己的担心没有了,虽没有完成整个舞蹈,可是,当巨大的羽毛长裙慢慢随着她的腿推上去的刹那,所有的人知道,春晚剧组竭尽全力邀请杨丽萍来参加很正确。
连续多年拒绝春晚
因为一开始就确定歌舞部分的参加者是顶尖的大腕,所以剧组在第一时间就邀请了杨丽萍,也就是去年8月份,并且给了她重要的开场舞蹈的隆重安排。杨莱莱说:“我们设计的是一龙一凤领舞,场面很恢弘,可是杨丽萍毫不迟疑就拒绝了,理由是她不会跳凤凰;然后节目组又建议跳‘舞蹈串烧\’,建议杨丽萍把自己的成名作,包括《雀之灵》和《两棵树》《月光》等组合起来跳,她还是拒绝。”最后是杨丽萍自己的提议:自己最近排的舞剧《孔雀》中有一段双人舞,表现孔雀的恋爱,能不能上?尽管有没看见录像带就不通过节目的条例,可是她的舞蹈录像带却迟迟提供不了,导演组已经习惯和众多大腕斗智斗力的过程,不过在杨丽萍这里,她们还是放松了:因为她自出现那一刻起,她的所有细节,包括在摄像机前盯镜头的细节,都使人意识到,她对一切都会负责。
杨丽萍上春节联欢晚会的次数并不多,自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松、竹、梅”之后,她已经连续多年拒绝了这个舞台,她告诉记者今年一开始也不想来。尤其是导演的那些建议,听起来很不符合她的意思。“凤凰怎么跳?我还真的不会。而且和群舞是什么关系,怎么编排,都成问题,不是我的风格。”而串烧自己的作品,更是不搭。这次和她一起表演《雀之恋》的王迪模仿了几个动作,刚舞完孔雀结束,忽然颤动成了一棵热带植物,非常不搭。“我要呈现的是整个的舞蹈形态,是完整的作品。”
10万根羽毛织补的裙子
什么是完整的作品?就是从音乐到服装都考虑完全的作品。她自己的舞蹈一向是精细的,光看那条鲜艳夺目的羽毛裙裾就知道了,10万根羽毛织补成的一条,每根羽毛用手工缝纫起来,没有穿在身上的时候,这一条羽毛裙就装满了她的大箱子,记者还诧异怎么使用这么写实的服装,一反过去她的孔雀舞所穿的轻薄的纱衣。她打开视频让记者看,反其道而行之的写实的,并且有十几斤重的羽毛裙,突然在她身上活了起来,一寸寸地摇动着,这才想起来,杨丽萍一贯强调她舞蹈的力量。
杨丽萍解释说,这裙子其实也是急救章。决定上春晚后她找了这两年走红的设计师劳伦斯·许,双方没有弄出结果,后来找了云南本地的设计师石头。“一拍即合就决定用羽毛了”。
石头完成这个任务的时间不到两个月,不过她告诉我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很喜悦,因为是云南人,一直是杨丽萍舞蹈的迷恋者,沟通得就很顺畅:“我迷恋她的舞蹈,她其实语言表达得不太清楚,但是看了几段舞蹈下来,我就明白,这是她自己灵魂的故事,孔雀只是符号,讲述的是她放弃与重塑自我的过程。”
花了一个月,石头把从广州买回来几十万根不同鸟类的羽毛全部钉在裙裾上,总共3米多长,又根据鸟儿身上的自然色泽,将羽毛染成7种颜色,这是下半身的服装;上半身用类似文身模样的薄纱。“这是因为她的舞蹈,每块肌肉都有语言,所以上半身不能遮挡,要亮出来。”
没生育不妨碍杨丽萍做母亲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杨丽萍和一名台湾商人结为夫妻,有一年,他们回台湾过春节时,公公婆婆提到了抱孙子的愿望。回到北京,杨丽萍到医院咨询了产科医生,医生告诉她,女性累积的脂肪量需占体重的22%才可能受孕,达到28%以上才有足够的能量储备以维持怀胎和哺乳所需,像杨丽萍这样长期节食、身上几乎没有脂肪的人来说,怀孕简直难以想象。这意味着要生育,杨丽萍就必须增肥,而增肥就意味着要长时间停止跳舞。在两难之间,杨丽萍选择了舞蹈。丈夫一度因不理解而返回了台湾,但杨丽萍的执著最终打动了他,在杨丽萍的制作资金吃紧之时,他把能调动的资金都给了妻子。
杨丽萍的妹妹小四,出嫁前一直跟着杨丽萍,觉得姐姐有“长姐如母”的架势,生下孩子彩旗后,也扔给杨丽萍养。杨丽萍很喜欢彩旗,小四说,姐姐其实比很多人会做母亲,高原女人的特征在她身上特别明显,撑大梁,养活家,哥哥当时读书,姐姐从每月30元的工资里拿出一半供他。
杨丽萍比较爱才,彩旗3岁的时候,特别能转圈,热爱跳舞,当时一群画家朋友们说,呀,你家又出了一个人才。于是彩旗3岁就和杨丽萍上台了,发烧了也不吭声,在台上旋转十几个圈没问题,大家发现彩旗有韧性。“我和彩旗都像她女儿,没生育不妨碍她做母亲。彩旗生病,她总是能比我先注意到,照顾也是她的事情,所以,彩旗干脆就放在她身边了。”小四说。
杨丽萍11岁的时候,在西双版纳农场学校的桌子上领操的时候,被歌舞团的军代表看中——个子比同龄女孩高,这是改变了她命运的特点。当年她父亲失踪,母亲一个人带4个孩子,生活窘迫。小四告诉记者,姐姐身上有高原女人的特征,听说一个月有30元钱,二话没说就去了。母亲不愿意,觉得那不是正途,领她回来,她自己再次去了。
小四说,她童年特别羡慕11岁就进了西双版纳歌舞团的姐姐,她也想跳舞,可是杨丽萍毫不犹豫地说:“你不行,你是平足,跳不高。”后来小四成了画家,画的对象不少就是姐姐的舞蹈,“其实姐姐也并不是天生的舞者,她也跳不高,别人劈叉能到180度。她跳起来,怎么也拉不平。”
著名舞蹈理论家张苛曾在指导杨丽萍时,也发现了她的奇怪:“谁要是想让她模仿一段舞,她极差,完全学不会。你要是告诉她,这段舞要表达什么,不限制这限制那,两天后,奇迹能出现,她的表现会超越想象。”
53岁的时候,杨丽萍依然是舞台的精灵,有年轻的演员不服,“反正她也跳不到什么时候了,明年跳孔雀,你看嘛,54岁啦,肯定跳不动了。”结果54岁的杨丽萍再上春晚舞台,她身体当中焕发出来的细节、韵律和那种生命感,都告诉大家:看我,我是杨丽萍。
□据《渤海早报》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记者6日从民政部获悉,民政部、财政部近日发出《关于给部分烈士子女发放定期生活补助的通知》,《通知》称,从2011年7月1日起,给部分烈士子女(含建国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