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迷信“大裤衩”的人来说,也许对中国公认的建筑学鼻祖梁思成并不服气。从最近媒体报道,北京市相关部门在他在北京市东城区北总布胡同24号院的旧居上的“穷折腾”,石川的这一说法就已凸显无异了。先不说拆了再建,而不是进行修缮,尽可能地维护文物的原貌的做法,本身对梁思成与林徽因尊重不尊重的问题,这一做法,就是某些人多此一举的体现。
现在看来,故居已经拆了,北京市文物局孔繁峙局长再告诉记者,他并不知道梁林故居被拆。并强调,拆除未报文物保护部门审批,属违规行为,是“不应该发生的事件”。另一位官员,东城区文委主任李承刚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将之解释为“维修性拆除”。
当然,至于有媒体称,北京市文物局已责成东城区文委查处拆除单位的责任,而且要督促、委托有文物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对拆除建筑进行修复设计。1931年至1937梁思成与林徽因在此居住期间的砖瓦气息,已经荡然无存,现在你就是用金砖金瓦堆积起来又有什么用呢?就此,被许多学者认为作家冰心1933年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所描述的林徽因家的客厅,也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客厅。
据报道,在同一条胡同里,林徽因的另一个仰慕者、哲学大师金岳霖曾在12号院居住,不远处则是1930年代民国政府内政部长、中国古建筑与建筑科学家朱启矜的故居;以及1919年“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的遗址。这条胡同当年的文化气息与氛围,可见一斑。而梁思成曾说:“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
24号院是去是留,中国文化界在2009年就有过争论,当年的主拆方认为该故居不具备建筑的经典意义,最终北京市文物局作出了保留的决定。针对名人故居的保留问题,刘进红认为保留遗址,留下的其实不是某个房子,而是保留了国家特定历史阶段里的历史事件,所以房子是新或旧,建筑是否经典并非最重要:“好多地方的很多遗址,我们去参观考察,看了以后也觉得建筑没什么,但它的场景与氛围能引起你思考,启迪后人。梁思成一生致力保护古文化,现在他的故居都保不住,让人遗憾。”
新闻推荐
2月1日,第九届《影像中国》全国摄影艺术大展组委会将获奖的25件“社会记录类”作品在网上公示。据悉,该类别获奖作品本有52件,其中的27件作品刚刚被取消获奖资格。这27件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