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雷锋”如何真正“落户”?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2-02-20 09:28   https://www.yybnet.net/

□李力言

“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这个在民间流传已久的说法,反映了人们对学雷锋活动“运动式”多、常态化难的批评。“雷锋”如何真正“落户”,一直是困扰这一持续达半个世纪的社会活动的重要难题。

日前,从雷锋故乡湖南长沙传来消息,为使“学雷锋”常态化,当地决定成立专门指导机构,把“软指标”变为“硬任务”,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对先进个人将在招考、住房等方面优先照顾。

对一个文明社会来说,“好人吃香”应是一种主流导向。从长沙这些举措的初衷看,无疑是为了褒扬善举、净化风气。在道德领域问题丛生的今天,力挺当代雷锋,与深圳拟出台“好人法”一样,都是“为道德撑腰”的具体体现。从政治、经济、个人发展等方面对今天的雷锋进行利益倾斜,总比令人寒心的“英雄流血又流泪”“扶老被讹”现象进步不少,给人以向善的力量。

然而,对于利益驱动、奖励带动的方式,还是应该审思慎用。毕竟,以利益奖励为手段,总归难脱实用主义的色彩,这不仅与雷锋精神“为人民服务”的公益本色有所龃龉,在实施中也存在变味、异化的风险。

“学雷锋”一旦与干部考核、政治升迁挂钩,在一些官员眼里,做好事由社会公益变成政治任务、政治利益,就难保不会出现突击完成、弄虚作假等问题;一旦与就业、住房等现实利益对接,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效应的背后,也不免让一些公众产生错觉,甚至用利益逻辑、市场价格去衡量好事值不值得做。

这并非在进行“有罪推定”,不仅有以往一些“评优评先”由手段变成目的的前车之鉴,更重要的是,实现“学雷锋”常态化,基础工程还在于精神内化、道德自觉,正如长沙市一位干部所言,让雷锋精神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走进百姓心灵,引领社会风尚。

换言之,“学雷锋”更需在人的精神层面下工夫,把雷锋精神转化成社会主流价值观,让人们打心眼里认同做好事、乐于做好事,使长沙志愿者们喊出的“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口号成为普遍社会自觉。有了这样的“心灵认证”,雷锋“户口”才会有社会根基,利益驱动“学雷锋”才不会跑偏;而要达成这样的价值共识,显然不是仅凭利益动力就能迅速抵达的。

(据2月19日《京华时报》)

新闻推荐

笑看任志强的夜壶说

□马跃成在“2012金凤凰地产峰会暨2011年度颁奖盛典”上,任志强再次发飙,发表了一个标题式言论。他说,我们(开发商)就是当夜壶的,需要拉动的时候我们就拉动,不需要拉动的时候我们就靠边站。把开发商比作...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雷锋”如何真正“落户”?)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