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涤明
“三公”消费日趋透明,“公酒”消费被严打。北京朝阳区一名经销商告诉记者,有的单位购买茅台要求不开具体品名发票,有的单位要求发票开成办公用品、礼品等。(2月10日《第一财经日报》)
多年前,有个顺口溜中有这么一句:“吃喝嫖赌全报销。”意思说,没有报销不了的消费。茅台写成“办公用品”,只是个小儿科的“知识”,报销上不存在技术问题。
地方政府避嫌“公酒”消费而导致茅台价格松动,只能佐证公款消费的胃口之大。而即便公款喝茅台减少乃至杜绝,这个情况并不值得欣喜,因为喝不喝茅台与“三公”经费支出之间并不是共消共长的关系;减少的消费、“节省”下来的经费,都用到了哪里?每到年终都出现“突击花钱”现象,而年复一年地“严禁年终突击花钱”,反证的恰是禁而不止。它还证明,“节省”下来的经费并不存在上缴的规矩。
预算结余了,说明该花的地方用不了那么多钱,用不了的钱需要“突击”,实际上是“突击”到了预算项目之外的地方;机关年终奖金、福利总是超国民的,且不同行业、不同单位间差距甚大。“预算结余”越多的单位也就越“好”,而对预算结余的“突击”程序上可以做到“合理合法”,那就是“全报销”的游戏规则。
即便审计也只能看到发票的层面,“办公用品”之类的报账中,哪些搞了福利,哪些是“吃喝嫖赌”之类,恐怕只有操作者知道。
(据2月11日《广州日报》)
新闻推荐
新华社宜昌2月12日电(记者刘紫凌冯国栋)记者12日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获悉,由三峡集团负责开发的金沙江下游水电站群正全面推进,其中向家坝电站通过了云南、四川两省蓄水验收初审,首批机组将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