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消息最近一段时间大葱价格的暴涨引起了全国范围的广泛关注。新华社18日发文称,京穗等地大葱价格暴涨,10元仅能买2根大葱,涨价后大葱的风头甚至盖过了肉禽。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原本并不“金贵”的大葱价格在短时间内翻着跟头涨?18日,记者从种植大葱的农场到大葱销售终端市场,对上海大葱销售链条所涉及的七大环节进行了逐一调查。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葱价格暴涨背后存在山东等主产地减产、北方市场缺货,中间环节层层加价以及天气冷等多种原因。
然而,令人吃惊的是,大葱价格暴涨,部分一级经销商大赚了一笔。仅仅3个月时间,一级经销市场的价格就翻了5倍,甚至有经销商从中赚取了1000万元,少数经销商隐隐有囤积炒作的迹象。
在奉贤的星火农场等地,记者发现个别经销商囤积货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大葱价格的上涨。
记者了解到,在奉贤五四农场、星火农场,及南汇地区的临港镇的大葱生产销售链条中,一直存在着“农户——经销商”的承包合作的模式:普通的种植农户承包下几十亩至上百亩的土地,一些经销商在农户种下大葱后,就与他们谈好价格,承包下农户所有大葱的销售。
“一些经销商去年以2000元至3000元的价格承包下一亩大葱,现在最高涨到了18000元/亩。”奉贤的经纪人王守勤说,每亩大葱产量在4000至4500公斤,算下来每公斤大葱的价格,由正常的0.6元/公斤涨到了1.8元/公斤,这其中的巨大差价都被经销商赚去了。
多数经销商表示,大葱今年价格暴涨有些出乎意料。“价格上涨原因不在上海本地,是北方山东等主产区大葱减产导致的。”来自山东的余老板介绍,大葱减产后,库存减少,导致本来依赖山东库存大葱的北方市场早早缺货;与此同时,今年年初以来天气冷,山东的许多大葱都被冻坏了,消息传出来,北方大葱的价格就节节攀高。
新闻推荐
有媒体报道说,台北“故宫”50年仅丢了一页纸一包盐,那一包盐是清朝宫廷保留下来的新疆进贡的湖盐,由于年代久远,盐挥发了,只剩下了外包纸。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京的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