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赖俊熙如今云南米线很是有名几乎享誉全国让人一提到这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2-03-30 09:14   https://www.yybnet.net/

□赖俊熙

如今,云南米线很是有名,几乎享誉全国,让人一提到这食品,就以为是云南的特产。其实,这并非云南人的专利,很多地方,如四川、贵州、广西、福建等省和东南亚各国都有吃这米制品的传统,只是都不叫米线,称之为米粉。

攀西地区一样,除紧靠云南的地方(像攀枝花市)叫米线外,其它地方均称米粉。

这可能与这一带汉族人的祖籍地有关。

旧时,这一带各集镇的小馆子灶头都临街盘在店堂的前面,一般是两口大铁锅、一口小炒锅,其中的一口大铁锅上架着木制的手工米粉机。

那米粉机的主要部件是一方一圆两根木头。方木的正中部位凿一个碗口大的圆孔,称“底座”;圆孔下方嵌着块密密麻麻打了眼的铁皮,称“漏子”。圆木的正中装一截大小与底座的圆孔一致的木棒,称“公榫”,这根圆木称“榨杆”。

用木制米粉机榨米粉的操作程序是这样:先蒸米饭至半熟,便倒入碓窝舂糍,再揉搓成跟底座上的圆孔直径差不太多粗的长柱形,来了顾客,揪下一砣放入圆孔,扳下榨杆,让公榫插入圆孔挤压,使米饭糍团从漏子挤出,就成了米粉,直接掉进锅里的沸水中。

米粉在锅中翻腾三两滚就熟了,即用爪篱捞出,盛于汤碗,再加菜,搁调料,便可上桌。

如是,食客来在餐馆,先看,边看边与店主、厨师闲聊,尔后才吃,才品尝汤的浓淡,以及牛、羊、猪肉配料和调料的滋味,花不多点钱,得到视觉、味觉的双重享受。

顾客倒是悠哉游哉,而厨师就受累,一杆杆压下,一碗碗盛出,很要耗费点体力。因此,若非身高体壮者,是断端不了这个饭碗的。故一般开这样小馆子的都是夫妻店,丈夫有身板,有力量,主灶当厨师,妻子精明和善,会笑脸待客,负责跑堂结账。

米易普威镇上的一家就是这样的典型。

这家的女人周氏,本街人,外表有缺陷,是麻脸,十麻九怪,精明得出奇,自小就帮着父母打理客店。男人姓邹,名雨生,本是成都坝子上人,肤色白晰,身材魁梧,仪表堂堂,绰号大汉,因帮客商当脚夫来此,不幸患病,花光了盘缠,回乡不得,滞留周家客栈,被周氏看上,央人撮合,招为上门女婿。小伙子不仅好人才,好力气,好脾气,还能做几个川菜,加以姓氏谐音,五百年前应是一家,故入赘拜堂后,周家双老深爱,视之如子,就关了客店生意,将门面改作餐馆,交给小夫妻俩经管。

不想,这一改竟是英明决策,由于邹大汉肤色白晰,俨然不同这一方人皮肤黑黝,且个子高大,肌肉结实,每日赤膊裸背地往灶头边一站,长臂起落,压制米粉,就成为一道风景,吸引众多眼球(特别是乡间女子的眼球),因此,改作餐馆后的生意竟比开客店时好出数倍。

镇街东头有座学堂,是土司府大公子创办。学堂里有位先生,姓秦,见天早上必至,到了先报“米粉一碗!”并不忙就座,便双手抄在胸前,立于灶旁,饶有兴趣地欣赏邹大汉劳作,直到米粉袅袅婷婷降入汤锅,才抽出手来拍拍邹大汉的光背,由衷地赞道:“美哉雨生,好个大汉,好身力气也!”

那是解放前夕的事。

不久这方就和平解放了。

令满街上人意想不到的是,那天天来吃邹大汉米粉的斯文秦先生竟然是共产党派来做土司府工作的。更没想到这秦先生还是个通晓音律、能歌善舞、会演话剧和歌剧的艺术全人,因之,一解放就当上了校长,并立即组织起秧歌队,还亲自粉墨登场,带领高年级男女生排出《兄妹开荒》《白毛女》《大榆林》《刘胡兰》等新戏,在小学的戏台上演,又不像其它地方,只演光胴胴戏,还讲究声情并茂的舞台效果。

而那时却哪里有现今这么先进的声光电手段,布景全是就地取材的实物,声响效果全仰赖人的聪明,靠人来完成。于是便砍来鲜活的树枝布置为森林,甚至把大树直接搬上舞台。道具不是自做的,就是用现成的东西代替,拉动竹片制作的“响簧”模拟风声,用锣鼓、手电筒模拟雷鸣、电闪。根据剧情需要,风声一起,森林、大树便得摇晃,雷鸣电闪则得剧烈抖动。

这都是需要人来掌控的。

掌控这些布景、道具的人都要有把好力气,而且能吃苦耐劳才行。

这就得选拔体魄强健、又热心参与、不计报酬的人来担任。

邹雨生荣幸,首先被秦校长选中,并委以重任,当了效果组的组长。但凡要演新戏,就得领着效果组的小伙子们天还未亮就出发上山,在秦先生的指导下,砍树枝,伐大树,抬往学校布景,然后才急忙赶回小馆子,舂米饭,榨米粉,做自己的生意。傍晚,生意一歇,又得奔赴舞台,支撑摇晃大树、森林,或是猛拉响簧制造风声。

那可真叫个累!但邹雨生毫无怨言,总是干得兢兢业业,一点也不马虎。并且,在不需要摇晃大树、森林或是制造风声的时候,就纹丝不动地猫在那些布景后,专心看戏、听词、听唱,一段时间下来,竟把戏里面的主要台词、主要唱段记了个滚瓜烂熟。

于是,白天做生意的时候,一边把着榨杆潇洒地压榨米粉,一边就会杂七杂八地哼着:“雄鸡,雄鸡,高呀嘛高声唱!”“数九那个寒天下大雪,天气那个虽冷心里热。”“人家的闺女有花戴,你爹我钱少不能买,扯上二尺红头绳,给我喜儿扎起来!”或者冷不丁地来一声吼:“风啊,你使劲地刮!雨啊,你猛烈地下!把这罪恶的世界全都给摧毁了吧!”

如此,邹大汉就成了周遭四乡都知名的名人,店子生意也因名人效应而越发火红,街上的人乐意光顾自不必说,连乡下人也热赶着上门。来了,人还未踏上阶沿,就喊:“邹大汉!来碗米粉!来嗓子‘雄鸡雄鸡红头绳,风啊雨啊猛烈地刮\’!”

新闻推荐

廖梅先报道针对当前的严重旱情连日来仁和区纪委

本报讯(廖梅先报道)针对当前的严重旱情,连日来,仁和区纪委监察局认真履行职责,把抗旱减灾作为当前重要的工作来抓,要求领导做好带头表率作用,发动全体干部职工投身抗旱减灾,为全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作...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赖俊熙如今云南米线很是有名几乎享誉全国让人一提到这)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