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的荧屏选秀“大战”又将展开。已有五家地方卫视先后宣布,将推出各自的选秀节目。“寻找中国最好听的声音”、“盲眼”选拔、评委为选手“保驾护航”……初听这些选秀节目的噱头,你或许会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可实际情况又是怎样呢?
目前已对外宣布的选秀节目包括青海卫视《花儿朵朵》、辽宁卫视《激情唱响》、江西卫视《中国红歌会》、山东卫视《天籁之声》和云南卫视《完美声音》。这五档节目中,有三档打出了雷同的口号。《激情唱响》声称“寻找中国最好听的声音”;《完美声音》则宣布“寻找中国最动听的声音”;而《天籁之声》也发誓“选出全中国最好听的声音”。瞧瞧,连口号都不会变一下。
除了口号雷同,选拔“新招”也频频“撞车”。不久前,《天籁之声》节目组刚表示,今年选秀将尝试“盲眼选拔”,即在不看选手相貌、年龄和着装造型的情况下,由评委完全根据声音来决定选手是否晋级。没想到,《完美声音》方面随后也宣布,将一改以往选秀节目“以貌取人”的审美倾向,“独创”盲听环节,在比赛进行时,不让选手在评委面前露出真容,仅凭其演唱实力来赢得晋级通行证。
为什么选秀节目总是陷入千篇一律的境地?有人认为,此类节目的模式基本上都是走“国外版权加本土开发”的路数,正是因为有些节目并未购买国外的模板,也没有进行自主开发,而是简单地照搬国外同类节目的操作模式,才导致这些节目频频“撞车”。说白了,还是缺乏创意。
对于各档选秀节目拿来当作卖点的“盲眼选拔”,有业内人士表示并不看好。“这种盲眼选拔顶多只能保证一次性的公平,下一次再比赛的时候,选手和评委可能就都认识了,因为你很难把他们完全隔开,即使真正实现了用声音选人,也未必有利于选拔出真正的明星,毕竟好歌喉只是先决条件,当明星却必须是脸蛋和声音二者兼具才行。
(冰 冰)
新闻推荐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五部门联合发文,组织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以下简称“国家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