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里,入春以后,率先开放的并不是桃花,而是紫云英。新春后只需晴上两日,紫色的小花便在田野里争相开放了,你捂都捂不住。如果晴天持续数日,田野里就会像漂浮着紫色的云,铺天盖地的,在绿叶的衬托下格外鲜艳,难怪它要叫做“紫云英”了,“英”就是“花”的意思,多好听的名字。
而每当紫云英盛开的时候,寂静的田野里也开始热闹起来了。
家乡有句俗语,“吃了月半饺,田坎塆下笑”,“月半”指元宵节,“饺”是汤圆,意味着热闹、隆重而休闲的春节已经过去,该抢农时、务农事了。这时离早稻的插秧还早,但要做很多的准备,比如经冬入春后,一些田坎、水利坝渠会坍塌,需要整葺;一些未种紫云英的冬水田则要“踩青”——割青草踩到田里沤作绿肥,这时青草并不茂盛,要割一担草并非易事,但即使踩了青的田还是远不及紫云英田那么肥。紫云英又名红花草,属豆目豆科类植物,像黄豆那样,它会长根瘤菌,这种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并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供植物营养,因此农民很少给它施氮肥。栽培紫云英也不费工,既不需翻地栽苗(一些板结的田有时需翻耕一下),也不需中耕施肥,秋收后的田里按每亩五六斤种子撒播即可,然后它会悄悄发芽长苗,冬天的寒风也阻挡不了它的成长,白雪也会来覆盖它,它静静地生长着,这个过程几乎没有人在意它。一直到开春,它才把一份美丽的惊喜带给人们——紫云英花开了,开得十分从容。
紫云英的收获是一种奉献,彻底的奉献。当它长得最茂盛的时候,该犁田了,农民把紫云英翻入泥里,在泥水里沤上几日,紫云英就会发酵,一种褐色的紫云英油质从泥土里渗出来,浮在水田上面,于是一种特有的泥土与植物交织融合后的丰腴的馨香弥漫在田野的上空,闻到这种气息,农民们醉了,仿佛闻到了秋收的稻香,因为有了肥田,就有了丰收的物质保障嘛。春插时你会发现,沤过紫云英的田里泥巴特别松软,颜色特别黑,人们形容土地肥沃时说“肥得流油”,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紫云英还可以做饲料,营养非常丰富,喂猪喂牛都行,但不能多吃,经常有牛偷偷溜到田里过多的吃了紫云英后,肚子会发胀或腹泻,治不及时就麻烦了。
紫云英蜂蜜大家一定很熟悉,超市里经常有售,紫云英蜜又名红花草蜜,是我国南方春季主要蜜种。这种蜜具有大自然清新宜人的草香味,甜而不腻,鲜洁清甜,色泽为浅琥珀色。紫云英蜂蜜有益于改善气血双虚,能祛风明目、清热化痰,真是蜜中上品。
作为绿肥,紫云英大概知道人们需要的是它茁壮的茎叶,因此它的果荚很小,自然种子粒也就很小,只比芝麻粒稍大一点儿,捏在手里很柔顺的感觉,一把就可以撒一大片面积了。
紫云英究竟有多少值得我们回味的东西呢?想到这,便又把我带到了早年回湖南故里务农的峥嵘岁月中去了,连同紫云英,连同儿时的伙伴,连同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日子,还有那青少年时代的金色年华。
新闻推荐
生活中,消闲、解闷式的吹牛,非但不会招致反感,往往还会博得一笑,因为那叫幽默。可山东费县村民王延贞吹牛就有点玄乎了,不但跟帖留言称自己是基地组织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