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毒胶囊出没 生命拿什么来保障?

来源:河池日报 2012-04-17 14:20   https://www.yybnet.net/

 

老酸奶、果冻中被曝由破旧皮鞋加工而成事件致使我们惊魂未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4月15 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节目以《胶囊里的秘密》为题,曝光河北、江西、浙江等地一些不法厂商使用重金属铬超标的工业明胶生产药用胶囊,这些问题胶囊已经流向药品企业并被制成药品销售。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反复多次检测确认,9 家药厂生产的13 个批次的药品中, 所用胶囊的重金属铬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规定2mg/kg 的限量值,超标最多的达90 多倍。

据悉,“毒胶囊”事件影响甚广,包括修正、海外等一众著名药企均成涉案公司,加之以上企业所生产胶囊类药品知名度较高,因而在被央视节目踢爆黑幕后,一时成为舆论激烈声讨对象。

内制药企业修正药业官网一度被黑客攻陷,网页被改为以“我的烂鞋子被你们拿去做胶囊了吗”开头的六行字。

央视曝光13种问题胶囊药品

由于用下脚料制成而成的毒胶囊成本相对较低,黑心商贩才有暴利。毒胶囊由下脚料制成是为何?!“蓝矾皮” 生产的工业明胶被用于加工药用胶囊。“蓝矾皮” 是从皮革厂鞣制后的皮革上剪裁下来的下脚料,价格相对便宜。

碎皮子是“蓝矾皮”,业内俗称“蓝皮”,是从皮革厂鞣制后的皮革上剪裁下来的下脚料,所以价格便宜, 每吨只要几百元。鞣制后的皮革通常被用来加工皮鞋、皮衣、皮带等皮革制品,这些便宜的下脚料则被收购。央视记者调查发现,上百家药用胶囊厂使用“蓝矾皮”做原料。

明胶原料厂将皮革下脚料收购来后,先是用生石灰处理后的碎皮子进行脱色漂白和多次清洗, 使其变得又白又嫩,看上去跟新鲜动物皮原料没什么两样。然后将清洗后的皮子放入直径达三四米的熬胶锅里熬成胶液。熬出来的透明胶液经过浓缩、凝胶、干燥、粉碎等工序,就摇身一变成了淡黄色的所谓“蓝皮胶”。

这些“蓝皮胶”随后被卖给一些胶囊厂, 经过色素调色及化工原料清洁,进行充分溶解后, 就成了加工药用胶囊的胶液。胶液再经过半自动胶囊生产设备压制成型, 最后通过切割整理, 便加工成了五颜六色的药用胶囊,并最终卖给药厂生产胶囊类药品。

毒胶囊由下脚料制成

致使铬含量严重超标

使用皮革下脚料制造药用胶囊的直接后果,便是铬含量超标严重,消息称此次被曝光的药品最高铬含量最高超标达90倍。而铬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容易进入人体细胞,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造成损伤,在人体内蓄积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

《中国药典》规定,生产药用胶囊所用的原料明胶至少应达到食用明胶标准。按照《食用明胶》行业标准,食用明胶应当使用动物的皮、骨等作为原料,严禁使用制革厂鞣制后的任何工业废料。国家明令禁止工业明胶用作食品和药品的原料,胶囊厂是明知故犯。

对于此次胶囊事件,公众也不必太多担心。有关专家解释说,首先,铬进入人体之后并不是全部吸收,虽然六价铬的吸收比三价铬更容易,但是消化道依然会有一个屏蔽作用,实际吸收铬的量是有节制的。其次,虽然目前发现胶囊的铬含量超标较多,但是人每次服用胶囊的数量是很少的,一次摄入超过1毫克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不必过于担心。

但是对于监管部门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问题,因为铬超标这是一个标志物,说明它是用鞣制后的皮革制成的明胶,是工业明胶,未经鞣制的动物皮是不会存在铬的。工业明胶需要担心并非只是一个铬的问题,其他残留物质同样影响健康,必须杜绝食用。

良心药业还是“凉心”药业

当我们吃药的目的是为了治病,而如今,我们吃药大抵能致病,同样一个zhi 的发音,结果大相径庭。本来用来治病的胶囊却有毒,不但于治病无益,反而更加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当群众仍旧陷在食品安全的危机漩涡中无所适从时。此等人命关天的事件岂可儿戏,必须严查肇事者,依法严惩。对于涉案企业,更要严肃查处。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对13个药用空心胶囊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已责成相关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对媒体报道的药用空心胶囊铬超标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和产品检验,并派员赴现场进行督查。

被叫停销售和使用的产品,待检验结果明确后,合格产品将继续销售,不合格产品依法处理。对违反规定生产销售使用药用空心胶囊的企业,将严肃查处。

从皮革下脚料到工业用明胶,再到药用胶囊,中间环节众多,不法企业的行为并非密不透风,为何有关部门却无法及时有效发挥监管规制效能?此中缘由值得深思。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典守者难辞其咎。

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则引述网友的话对此调侃称,“等我有钱了,买两双皮鞋,穿一双,吃一双!”,嘲讽涉事药企以皮鞋下脚料制作药物“外衣”。

希望这种调侃有终结的一天。毒胶囊、下脚料!皮革废料变身药用胶囊,生命拿什么来保障?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挨踢人”有房补买房也难 “高房价+流动性”让不少知名IT企业推出房补政策吸引员工

上个月底,“任大嘴”任志强把推高房价和降低平均购房年龄的原因归罪于“挣钱太容易、一不捱风、二不淋雨,工作太容易”的IT行业,并表示房地产的利润不及IT...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毒胶囊出没 生命拿什么来保障?)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