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司法公正,任何借口都不堪一击。
近日,有媒体报道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人民法院判决一起造成三死两伤的交通肇事案件。在受害人家属没有得到任何赔偿的情况下,陕县法院以“被告人积极赔偿受害人家属部分经济损失90余万元”为由,对肇事司机“从轻处罚”,判决有期徒刑两年。陕县法院负责此案的审判长水涛认为:是负责审理该案件民事部分的三门峡市湖滨区法院“出具了一份表述含糊的赔偿证明”,自己当时“眼睛花”,才将案件“判错了”。目前,陕县法院已决定启动法律审判监督程序,本案或将再审。
`判错案的理由居然是一句不着调的“眼睛花”,连一句道歉的话都没有。小马飞刀以为,当下一些官员的智慧,已经达到了“非人类”的地步。你若不信,那小马飞刀就给你盘点一下近年来一些著名的“问题官员”在法庭上的惊人之语:升官不成便腐败,这是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文强说的;看到别人都在弄钱,我不捞钱,感到孤独,这是常德市委原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彭晋镛说的;皇帝还有三宫六院,我有两三个相好算什么,这是天门市原市委书记张二江说的……
我们必须承认,当下,司法腐败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个别地方严重化的倾向比较明显,几乎像癌细胞一样的厉害,开始扩散到每一个司法机关,甚至渗透到每一个司法环节,成为司法机关久治不愈的顽症。如果任其长期存在,又不能得到有力的解决,那么就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所建立和形成,最终也会被那些“吃完原告吃被告”的败类们毁掉。
“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一个国家的法治发展状况,代表着这个国家政治文明的水准,影响着民众生活的幸福指数与公正指数。我们也承认,面对司法腐败,也出台了许多措施,但效果是什么,是狠话连连,问责轻轻,既吓唬不了别人,也震撼不了自己。批评怒斥也好,惩戒追责也罢,触动不了利益格局,不劳神、不伤身。因为纵观以往诸多案例,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停职检查、调离岗位,尽可以“招之即来”,但震慑效果却也是“挥之即去”。稀见法官被追刑责,直至“铁饭碗”被端掉的情形,在这个“退出机制不健全”的大前提下,“好了伤疤忘了疼”成了常态。
底线失守,百无禁忌。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去封堵体制上的漏洞,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赢得民众的信任,我们这个社会才能真正长治久安。
新闻推荐
本报讯 由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贸促会、辽宁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简称软交会)将于6月15日至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