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近日,浙江一起“闯黄灯”行政诉讼案引发各界对于“闯黄灯是否违法”的质疑,对此,一些地方交警部门先后给出“违法”的答复。
一些地方交警部门给出的“闯黄灯违法”说法,法律依据何在?
据有关部门介绍,关于这一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交通信号灯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则进一步细化:绿灯亮时,准许车辆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得妨碍被放行的直行车辆、行人通行;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禁止车辆通行。清华大学法学院公法研究中心主任余凌云教授说,黄灯是一种提示驾驶员信号即将变换的过渡性指示灯,其设置的目的是增加一段安全缓冲期。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这里面隐含另一层意思,黄灯亮时没有越过停止线的车辆禁止继续通行,如果你继续通行,就是交通违法行为。
一些地方交警部门明确,对“闯黄灯”违法行为罚款200元并扣3分,其严厉程度等同于“闯红灯”。这与很多人“闯黄灯不会被罚”的理解大不一样。这一执法行为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据介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同时,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及计分标准中规定,违法交通信号灯指示的,罚款200元并记3分。
新闻推荐
对于15日晚,青岛中能与上海申鑫比赛中出现的“群殴”事件,足协表态将进行重罚。17日,中国足协职业联赛发展和监管部部长刘殿秋证实,纪律委员会会在周三的时候对此事件进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