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网友在网络上发帖举报,这起发生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套取国家百万余元成品油补贴款的腐败案件将鲜有人知。道县客运办原主任刘春生,一个处在权力末端的小角色,却在短短3年间通过各种手段,伙同他人套取了国家百万余元成品油补贴款。更令人吃惊的是,记者调查发现,这起腐败案件背后暗藏黑色利益链条。套取国家百万元油补款,竟有当地政府部门“大力协助”的痕迹。(据北方网)
这条新闻的看点,绝不是在某一个人违法犯罪套取国家油补款上,而在两点:一,多道防线防不住;二,不仅防不住,还“齐心协力”共同套钱。
有多少道防线呢?按政策规定,成品油补贴申报,从运管部门到财政部门层层严格把关。公交企业上报——县客运办——县城管局——永州市公用事业局——永州市财政局——湖南省交通厅和湖南省财政厅——中央相关部门。中央相关部门按照各地上报的数目拨付成品油补贴款。这么多道防线,防不住一个人造假套钱,是制度漏洞吗?
许多事情出现后,我们往往能听到“制度漏洞”的议论。但是一个由七八道防线组成的制度,还不完善吗?漏洞何在?如果说还有漏洞的话,那么还得加多少道防线才能补上漏洞?
特别是还有一个极具讽刺性的事实。在刘春生贪污案案发当年的下半年,当地政府部门负责人依旧嘱咐公交企业负责人继续造假套钱,以防上级部门发现破绽。这样的行为,难道也可以归到“制度漏洞”里去吗?在多层审核的制度设计当中,可曾想到过本该起到监督作用的“猫”变身成了“鼠”?
这起贪污案件,相对于那些动辄上亿的大案要案来说,数额并不算多大,情节也不是多么严重。但它所反映出的背后深层次问题,却比好多权钱交易所致的大案要案都显著得多,也深刻得多。
这么多道防线,都拦不住造假套钱,一个核心症结就是:这些防线的“质量”好坏全和他们的个人利益无关。审核严不严,不涉及个人利益、小集体利益,甚至地方局部利益,不过是倒霉了一些国家利益。反正不是从自家兜里掏钱,所以大家都或有意或无意地睁一眼闭一眼。况且,真的出事了,比如上面的贪污案发生,也不过处理嫌犯一人或与之发生过权钱交易的人。防线审核不细的“罪过”,最多不过是写个检查或干脆“下不为例”、“引以为戒”。如果说制度设计有漏洞的话,也是这样的漏洞:层层监督的防线,全都没有和防守者自身发生切实的联系。这样的防线即便再增设十条,恐怕也于事无补。
所以,防线“在精不在多”。真管用的防线,有一道就足够。
(据4月18日《今晚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赵恩腱冯金昌报道)近日,攀钢工程技术公司建筑分公司与西宁市政建设集团公司联合申报的《钢筋混凝土管涵内加固施工工法》,获得了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的青海省省级工法。据了解,一直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