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保障房“遇冷”是尴尬更是警示王晖余

来源:河池日报 2012-05-25 08:36   https://www.yybnet.net/

 

一边是广大中低收入者迫切期待解决住房难问题,一面却是政府提供的经适房、公租房“没人买”“乏人租”。近日,上海、郑州、武汉、海口等多地保障性住房分配相继“遇冷”,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地方政府花钱费力百姓却不买账,不仅令人尴尬,更是对如何真正办好民生工程的警示。

相对于当前大量的社会需求,保障房“遇冷”显然不是建的多了,供过于求,而是工程项目无法满足百姓的实际需要。那些“遭弃购”“被弃租”的保障房,或是价格太高,或是地段太偏,交通、购物等配套设施不完善,老百姓最终买不起也没法住。更有市民连续三年遭遇这样的纠结,无奈之下只能放弃认购资格。

频繁发生的保障房项目遭遇冷落,根本上暴露的是部分地方在这一重大民生工程上思维的“跑偏”。保障房不是高价房,更不是城市建设的边缘项目,在这样一项事关百姓利益的大事上,如果缺乏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设身处地的关怀考虑,在设计建设和相关政策上必然脱离中低收入者的实际情况。如果保障房被闲置,不但令期盼已久的百姓失望,同时也浪费了大量宝贵资源,最终将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保障房建设无疑是对地方政府执政能力、为民意识的一大考验。中央三令五申保障性住房加强民生意识,就是强调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重要的是,不能把保障房建设视为对市民的一种恩赐,怎么省事怎么办;更不能将它当作政绩工程,只在乎建设数量的“完工”。

民生工程需要回归民生本位,不被群众认可的保障房等于不建。保障房建设对于缓解住房结构性短缺矛盾,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意义重大。只有强化民生意识,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才能真正办好民生大事。

新闻推荐

高考得高分从审清题目开始 考试有策略,高三教师教你怎样从容应考

高考在即,临考前,如何消除焦虑情绪,而在考场上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从从容容发挥出正常水平。语文科审题一定要冷静

 

 

&nb...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保障房“遇冷”是尴尬更是警示王晖余)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