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12年普通高考仅剩10多天,在火药味儿十足的冲刺阶段,学校、学生都使出浑身解数亮出“杀手锏”———“吊瓶班”、“赤膊班”、高考雷人励志标语,可谓花样百出……考生们究竟如何从细微处入手,高效冲刺?又如何淡定自如,决胜高考?笔者独家专访了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杨开乔。
复习:主攻薄弱环节
笔者: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考生如何充分利用最后的10多天?
杨开乔:考场上考生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便是成功。
在最后的复习阶段,考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听从老师安排,在他们的指导下复习。
其次,要抓纲靠本,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高考着重考查的是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考生要突出重点,查漏补缺,特别是薄弱学科、薄弱环节,要及时温习重点和“强化记忆”。
最后,考生要张弛有度,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不打疲劳仗,参加一些文体活动,适当增加营养。
诀窍:重温易错点
笔者:有没有提高复习效率的诀窍?
杨开乔:首先,考生应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具体可通过课本目录、标题以及自己平时勾画出的重点内容,逐科梳理回忆,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纵横框架。
其次,要紧扣易错点,进行重温。重点看看自己平时整理出的知识点,特别是自己曾经做错的题。另外可以适当做少量中等难度或容易的题目。
心态:保持平常心
笔者:最后的冲刺阶段,考生压力最大,他们该如何自我调节?
杨开乔:常言道:“心态决定状态”。一是要“弱化”高考。考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过度紧张、压力过大反而制约自身水平的发挥,要以平常心应对高考;二是要保持饱满的情绪。随着高考临近,考生容易情绪波动,这种情绪的波动往往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给自己定了不切实际的目标;另一方面是过于自卑或恐慌引起消极情绪。考生要保持饱满的情绪,尽量消除影响情绪的因素。
学校和家长:做好考生服务员
笔者:临考前,学校和家长如何给孩子创造轻松的氛围?
杨开乔:作为家长,临考前要积极为孩子减轻压力,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尽量排除各种消极因素和干扰,使考生心境平和、情绪稳定、从容应考。
学校方面,则应该密切关注考生的思想动态,认真做好考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开展正面引导,努力营造和谐、积极、宽松的高考舆论氛围。要把服务考生融入日常管理的每个环节,为考生参加考试、咨询指导提供实实在在的贴心服务和帮助,消除考生的疑虑,以使考生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
(林世宁
粤考宣)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
审计署企业审计司负责人1日表示,今年企业审计工作将围绕促进和完善宏观调控、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