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杨家将》中遭人唾骂的反派角色潘仁美,其真实的历史人物原型叫潘美,字仲询,是北宋初名将。
当初,在宋辽战争中,潘美身为前线将军,却偏听副将之言,自负专断,拒不采纳杨业将军的正确作战方案,又未进行战场协同作战,致使杨业孤军作战,陷入辽兵重围之中。而身为主帅的潘美又明哲保身,不仅未出兵救援,反而单独撤军,从而导致杨家将全军覆没,杨业被俘后壮烈殉国。
事后,杨业夫人上告御状,潘美受到降职处分,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他被遣往招远督办中国第一个 “国有金矿”——罗山玲珑金矿。
《招远县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潘美到招远督金,并未住在罗峰镇治所的所在地,而是将督金府就近设在玲珑金矿不远的马山前,即今日玲珑镇前花园、后花园村之间。这两个村的位置,恰是当年潘府的前、后花园,并因而冠以村名。在潘府的东南方,即今琵琶岭一带,还建有一座潘家城,世传潘美于此筑城御寇,以保护罗山玲珑的采金业。 ”
潘美为朝廷督金,虽然府第在招远,却统管登、莱两州之金,即现在的整个胶东地区,致使产量剧增,并产生了长期效应。然而,潘美采金虽然劳苦功高,但是在朝廷中却饱受争议。
潘美在黄金开采中,首次使用了火药,竭力推广“先碎后淘”工艺,极大地提高了开采岩金的能力,留下“金穴数百处,岁溢数千两”的辉煌。
据《招远县志》记载,天圣(1023年-1031年)中,登、莱采金,特别是招远黄金的发展,博得朝廷的极大欢欣。因此,新登基的大宋第四代皇帝仁宗赵祯,分外高兴,欲行颁诏嘉奖,但因大臣有异议而未能实行。
据《宋史》记载,仁宗命奖劝官吏,宰相王曾曰:“采金多,则背本趋末者众,不宜诱之。”王曾这种思想的产生,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仁宗时代,即公元1046年,河北京东发生大地震,登、莱两州尤其严重。许多当权者将地震发生的原因,归咎于黄金的开采,说是撼动地脉、耗泄阳气所致,从而主张停止开采金矿。二是农本思想根深蒂固。当时不少人因采金而弃农桑,伐树毁林,许多官吏认为这是舍本逐末。由于朝臣意见不统一,从而导致金业发展的禁令增多,从此步入时兴时衰的波状发展时期。
在“环保人士”的抗议声中,宋王朝的采金事业一度低迷萧条。景佑年间 (1034年-1037年),登、莱地区又发生严重饥荒,国运衰而黎民贫,仁宗皇帝方才颁诏,解除禁令,鼓励民间采金。 姜国乐
新闻推荐
邢台市七里河南岸大桥下锣鼓喧天,由8名退休老人自办的梨园大篷车准时开场。唱戏、打鼓、拉二胡、吹唢呐……8位老人各显身手,赢得了百余名老票友的喝彩。 “过去我没事干,天天打麻将。自从有了大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