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传梅何云云
张山乡桃花村村民张秀芳一心一意扑在蔬菜生产上,二十几年来,利用自己学到的农业知识,努力发展蔬菜生产,成为该村蔬菜种植专业户和村致富带头人。
桃花村作为传统的蔬菜专业村,在2000年农业结构调整后,充分利用基础优势,更新传统观念,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建设高标准农业设施,逐渐建成了千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形成了“人均半亩菜,户均一个棚”的农业新格局。张秀芳同志作为新时代的农村女性,积极投身新农业结构调整中,她积极引进新优蔬菜品种,目前以种植丝瓜为主,自有温室大棚2幢,年收入十万元左右。
2006年,村里成立了桃花村无公害蔬菜协会,张秀芳成了会员,去上海等地参观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回村后她把所学所看积极加以应用和推广。以前村里的越冬暖棚都用木杆支撑,使用年限短,而且遮光。通过参观学习,她第一个使用镀锌钢管焊接、拉花骨架,虽然投资成本高些,但使用年限长,而且棚室光照强,作物生长周期短,利用率高。经她的推广,这几年村里已发展此类大棚400多亩。
韭菜播种从小垅到大垅的改进,青椒双株到单株的移栽,黄瓜插架到吊绳、西红柿高垅定植、膜下浇水到“无公害”蔬菜种植管理技术的更新,都是张秀芳技术培训、参观学习、给妇女群众授课的内容。
除了积极带领村里姐妹发展经济外,张秀芳还耐心、细致地做好村里妇女工作,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前几年,村里一对夫妇闹离婚,她苦口婆心地劝说,多次上门做双方父母的思想工作,巧手化干戈,妙语息纠纷,终于使这对夫妇和好如初。如今,这对夫妇逢人就说,多亏了张秀芳,不然哪有他俩今天的好日子。“村干部是村民的公仆,要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把群众的冷暖时刻挂在心上。”她既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张秀芳用勤劳、善良、质朴的品质感染着全村的人们。她善于学习、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她敢于实践、敢于拼搏、敢于带头致富。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张秀芳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一致赞誉。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近日,为彻底整治S312长山段长山街道骑路市场经营嘈杂、交通秩序混乱等情况,张山乡以夹皮沟整治为契机,取缔骑路市场,宣传、引导商户迁往新型集贸市场。据悉,新的集贸市场位于长山西街,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