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文明用语应成为网络共识

来源:百色早报 2012-06-18 06:21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崔永元在其微博中怒斥湖南省教育厅“不努力、不作为、不要脸”。起因是崔永元公益基金想要培训100名湖南乡村教师,湖南省教育厅却回复称“不反对、不支持、不参与”。事后,湖南省教育厅虽做出了回应,并解释了经过,但崔永元并不买账,称将继续坚持之前的“三不”评价。

此事孰是孰非,我们暂且不论。只是小崔一上来就下了个“三不”结论,带着不小情绪是很明显的。平心而论,办好事固然要提倡,但不意味着自己可以就此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他人横加指责。不管干什么事,有分歧不要紧,只要讲清道理,端正态度,相信当事双方都能理解配合。而一有矛盾,就施之情绪宣泄,甚至不惮以粗俗语言互相攻讦,恐怕除了博得一时眼球,对解决问题毫无裨益。

在当下互联网上,骂一句“不要脸”似乎不算什么。在如今“出口成脏”的行列中,名人更占了不少席位。网络上泼妇骂街似的“嘴仗”,很多就是发端于“公知”之口,一遇观点不合,就摆开阵势、相互讨伐,话语之极端、言辞之粗鄙,完全不是一个文明社会公民应有之举。在这种语境下,比拼的不是谁的道理更服人、谁的逻辑更严密,而是比谁的语言更出位、谁的措辞更耸动。名人们如此不负责任的言论表达,无疑给广大网民带了个坏头。

文明用语应当成为网络共识。俗话说有理不在声高,意见表达只有讲尊重、讲道理、讲理性,才能够服人。可如今就有一些网民十分迷信“大嗓门”,只要是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便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骂,似乎骂得对方开不了口,就取得了精神胜利。这不是一个文明社会应有之生态。网络作为一个新兴的舆论场,并非超拔于现实的“无限之地”,身处其中,大家都应该自觉自律,细心呵护。

网络不能成为现实社会的“垃圾桶”,一旦变成了各种污言秽语的集散地,也就离万马齐喑不远了。网络语言是否文明、网民能否理性使用网络,关乎互联网的未来发展,对此,全社会都不可掉以轻心。

 

□任

 

新闻推荐

“蛟龙”号深潜成功突破7000米

返回母船甲板的“蛟龙”号 三位试航员走出“蛟龙”号后手举国旗挥手致意

 

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6月24日进行了7000米级海试第四次下潜试验,本次...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文明用语应成为网络共识)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