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官员醉驾免刑更应交代清楚 □练洪洋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2-06-21 08:46   https://www.yybnet.net/

个别官员醉驾,居然被拔升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的高度,这帽子也扣得太大了吧。

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办官员莫王松醉驾,检察院提诉判刑两个月,却被法院以“驾驶距离不远”为由,免究刑责。面对记者采访,该区法院一位官员表示:“由于本案涉及一些审判机密和国家机密,案档不宜公开。单看判决书很容易让公众‘不明就里\’,引起怀疑。但本案的判决是依法的、公正的,只因一些考虑因素,不宜对媒体公开。”

法律专家表示,醉驾是“行为犯”而不是“结果犯”——根据行为而非后果定罪。事实上,按照今年5月1日起实施的新修刑法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不管情节是否恶劣、是否造成后果,都将按照“危险驾驶”定罪,处以拘役,并处罚金。由此可见,因“情节显著轻微”而对醉驾者免究刑责是经不起法理推敲的。至于“驾驶距离不远”一说,更是可笑,莫非刑法详细规定车开出多远才算“醉驾”不成?

当地法院为官员醉驾创造性执法甚至“释法”,违背基本法理与公众认知,公众首先要问:假是普通公众醉驾,被交警截住,并验出超过醉驾标准两倍的酒精量,交警、法院会问醉驾者:“你的车开了多远”,并以“驾驶距离不远”对醉驾者免除刑事责任吗?去年5月17日,高晓松因醉酒驾驶被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以“危险驾驶罪”判处六个月拘役,罚款4000元。同“松”不同命,足见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有多大。

尤为荒谬的是,龙岗区法院的说法,“本案涉及一些审判机密和国家机密”。“审判机密”是啥玩意,有点玄乎,不太好懂,而“国家机密”不难理解,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情的事项。个别官员醉驾,居然被拔升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的高度,这帽子也扣得太大了吧,一个街道办官员何德何能?

进而说“单看判决书很容易让公众‘不明就里\’,引起怀疑”,这又是一个典型的“不明真相论”。一起醉驾的小案子,恐怕还没有复杂到公众看不懂的程度吧?只有被愚弄的公众,不存在愚蠢的公众!那种耍小聪明欺骗公众的人,才是真正的蠢蛋。既然该案的“判决是依法的、公正的”,为何连判决书都不敢公诸于众?顾左右而言他,究竟藏掖多少猫腻?暂且不问深圳醉驾官员的爸爸是不是“李刚”,或者有钱使得鬼推磨,按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应给予开除处分。公众有理由怀疑,正是这一成文法例,导致了法官对官员醉驾官官相护,网开一面。

官员是社会的精英、公众的楷模,这一角色定位决定了官员应该比普通公众具有更高的道德素养,遵循更严格的行为规范。体现在法律上,官员应该带头守法、奉法,犯法之后老老实实接受法律的制裁,而不是“刑不上大夫”,千方百计钻法律空子。普通公众醉驾铁面无私要判刑,官员却可以轻轻松松逃避刑罚,教公众如何信服?更何况连一个稍为像样的说法都不给。

(据6月20日《广州日报》)

新闻推荐

事业单位招考命题何以“层层转包”

陕西米脂县近日举行事业单位招录笔试,笔试试卷全部100道客观试题竟与一本辅导教材雷同。出现“低级错误”的原因居然是出题被“层层转包”,组织此次考试的“米脂县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领导小...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官员醉驾免刑更应交代清楚 □练洪洋)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